“砒霜门”背后,或藏惊天冤案


11月24日,海口市工商局向消费者发布了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3种饮料总砷含量超标的消息;时隔一周的12月1日22时左右,这家工商局又向记者通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消息,称农夫山泉、统一3种饮料检测结果全部合格,海口市工商局副局长王建禄也表示“我们认可复检结果。”(12月3日《新华网》)

就此次“砒霜门”事件而言,对社会的冲击不可低估。首先,中国饮料业已受到打击。作为国内知名企业,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的产品中砒霜都超标,那其他饮料的安全性,就更难以令人放心了。其次,所涉企业损失惨重。据农夫山泉有关人员表示,此次事件已造成该公司经济损失上10亿元,其对未来销量的影响将难以避免。最后,政府诚信受到重创,经济赔偿难以避免。无论结果如何,仅海口市工商局一周之内通报两个内容完全相反的检测结果,其草率程度就难以想象了,政府诚信已经被弄得丝毫不剩;农夫山泉公司那10亿元索赔款,海口市工商局最终不可能一毛不拔。

海口市工商局之所以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根源还在于利益驱动。农夫山泉董秘周力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指出,海南工商执法人员曾就“砒霜超标”要挟该公司,称“该事件很严重,与三鹿毒奶粉事件相似。若不提供销售数据,就将向媒体披露,媒体一旦披露农夫山泉就将破产!”,还称“若不与工商搞好关系,产品在海南就卖不了”等等之类的话。

海口市工商局因为送检程序不合法,从而导致其在“砒霜门”事件中“全盘皆输”的局面是毋庸置疑的。但纵观“砒霜门”的最新进展,笔者判断,其中或存在着一个惊天冤案,其关键点就在于“海口市工商局送往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的饮料砒霜是否真的超标?

如果不超标,检测单位就应该负应有的责任,海口市工商局在承担“程序不合法”的责任后,至少应该将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拖入案件当中来,以减轻自己的责任。

可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主任吴淑良坚称“我们完全可以对送检样品检测结果负责。”也就是说,海口市工商局送检的饮料,本身就是“砒霜超标”。

如果吴淑良主任的话最终被证实,那就耐人寻味了:是农夫山泉公司买通了复检的北京权威检测机构,还是两次送检样品本身就不一样?如果是后一种原因,那初次送检的产品,就有可能不是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的产品。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两种完全相反的结果,都将构成惊天冤案!

作为企业,走诉讼之路将在所难免。因为如果不将制造“砒霜门”事件的海口市工商局告上法庭,以最终证明自己的清白,那“砒霜门”对产品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将永远无法消除,消费者会认为制造商买通了海口市工商局,让他们代为受过,最终不再选择该产品。

“砒霜门”事件弄到今天这个地步,工商部门遮遮掩掩也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海口市工商局应该就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的检测结果进行说明。此外,海口市工商局长在事件没有处理完毕的情况之下,被上调至省局机关任职,更是难以理解,难道海南省工商局想让“砒霜门”事件“一调了之”?

 

今年落马的部级官员专辑:
陈绍基和王华元,谁牵出了谁?
反腐升级,贵州政协主席黄瑶落马
副主席李堂堂落马,宁夏很委屈
辽宁省人大副主任宋勇,也是边腐边升?
皮黔生被“双开”,天津贪官也不少
真稀罕!朱志刚只贪财不贪色
郑少东供出57名副部?但愿这是弥天大谎
许宗衡案还要牵扯出正部级高官?

新闻链接
海口工商局称部分饮料砷超标续:局长被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