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7 - By 数位之墙 - 关键字/标签:电子商务 品牌
亲爱的M,
首先要恭喜你拿到了第一笔投资,你的事业得以继续发展,我们也觉得很幸运能够投资这样专业的团队,参与到你们的创业过程中。今天白天聊的都是财务数字,晚上吃饭我们就闲聊些有关创业方面的话题吧。我们看过的创业者很多,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其他方面的建议。
你从大企业离开,出来自行创业也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了。如何?帮别人打工以及自己当老板,感觉两者最大差别在哪?哈哈,以前在大公司里真安逸对吧?福利好,上下班虽然不一定准时但是假日休闲生活还是有的,拿个大企业的名片出去还是人人尊敬的。
大企业里的员工,特别是像你一样的高阶管理者,往往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是菁英中的菁英。的确,大学毕业生争先到知名企业工作,因此能进入任职的都是精英。但是这些菁英在工作上无往不利,却是受到了企业品牌的庇荫,很多人却错以为是自己的能力很强。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相信你的创业公司在过去一年内,在招募人才上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小公司,前途未卜,给不起好工资,你能招到什么好人才?还不就是几个大学毕业生将就著用,大部分时候是你们几个创业的夥伴一个人抵两三人自己动手做?
而当你在大企业工作的时候,你的部门要招募好人才是相对容易的。写几张申请表给人事部门,每天就有上百封简历表送上来让你挑。而管理这样精英的团队以至于你觉得管理真是个轻松如意的工作,那可真是很大的错觉了。
因此,身为一个投资者,我们对于从大企业离职创业的人,感到既爱又怕。一方面我们相信能进入大企业的都是精英,在里面担任到高管的更是精英中的菁英,一方面我们又很怀疑,这些人过去在大企业做事情这么顺手,有多少百分比是出自他真正的实力。
朋友告诉我一个故事,一个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的副总裁被公司开除。因为他自认这间公司能创业成功有很大一部份归因于他,认为自己是因「功高震主」所以遭此下场。他誓言雪耻,于是自行创办了一家新的电子商务公司,并宣称再也不要为别人打工。
故事的结局是这间初创公司亏损连连最后倒闭,这位朋友重新回到职场,在一家二流的互联网公司担任职业经理人。我并不想去深究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恩怨情仇,只是觉得:「他好像没有他自己想得这么厉害」。所以,正确的评价自己的能力是挺重要的事情。
》高阶工作机会《 - 年薪100万台币及15万人民币以上的工作
日文业务 制造工程(副理/资深副理) 品保经理/主任 总经理特别助理 营销企划经理 资深机构工程师或专案经理 人事主管 机构高级工程师
更多
说到能力,我个人特别感觉很多大企业高管的能力,集中在玩弄办公室政治上面。这种能力要拿来创业公司,那还真是省省吧。此外,除了能力还有习惯与心态。事实上,高阶职业经理人具有高度的「寻找边界」的习惯,而这种习惯恰恰是自己创业当老板所不需要的。
「这件事情不归我们部门负责」;「明年度只要能达成 20%增长就已经领先业界」;「这事我们做不了,因为ABCD的困难无法解决」;「同业都是这么做的,我们不这么做会有问题」;「上次不是说好这么做吗?为什么又改?」
这就是职业经理人的习惯:寻找安定,寻找明确,寻找依靠,寻找惯例,想著如果别人这么做自己跟著应该没问题-这就是「寻找边界」的习惯。在越大的公司待越久做到越高阶的职务,这习惯就越牢固。然而,这却不是老板的习惯,老板的习惯是-「打破边界」。
「这件事情你们两个部门都有责任」;「明年度为何只能增长 20%?为何不是200%?」;「这事我们一定要做,ABCD的困难如何解决?」;「为什么同业都是这么做我们就得跟著这么做?」;「谁告诉你上次的决定是不能更改的?你不知道商业环境是动态的吗?」
你明白这两种思维逻辑的差异了吗?职业经理人习惯用城墙把自己围起来,而成功的创业者/老板,习惯把城墙打破往外冲,去探索更多的机会跟可能性。企业是在不断否定过去的自己而成长的,如果这种否定停止了,这间企业创新与突破困局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哈哈,你想起来自己担任高管的时候如何与老板相互拉锯了吧。没错,这就是思维的不同,你现在自己当老板了,应该更能体会这种不同。我们希望你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让过去当职业经理人的习惯影响了你创业。你一定要敢想,敢突破,这间公司才有希望。
从这个角度看,或许刚毕业的学生创业,更没有思维习惯的包袱。他们还没有在企业里历练,还没养成坏习惯,更敢于突破。然而,学生创业缺少了专业能力,却也是投资人所不乐见。总之,要能有专业历练同时不被职业经理人的思维习惯所限制,确实不容易。
没有能够保证创业成功的方法,我常说:「运气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每一个成功创业的故事都是不可复制的,说明了他们都具有绝大的偶发性。然而,「打破边界」的思维习惯能让你接近成功一些。在此让我们举杯,先预祝你们创业成功,乾杯。 (文:数位之墙)
■ 历史上的今天 |
■ 写给年轻的,老板(三) - 2009/12/27
■ 网站外贸的个人实践(二)运营 - 2008/12/28
■ 网站外贸的个人实践(一)源起 - 2008/12/21
■ Web 2.0 ,终章(一)本质的问题没解决 - 2007/12/23
■ 第四代网络营销(中)RSS 阅读追踪 - 2006/12/24
■ 阔别五年后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 2004/12/25
■ 梦想一个「数字家俱」卖场 - 2003/12/28
■ 游戏人生(四)网络游戏神奇的营销方式 - 2002/12/29
■ 游戏人生(三)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 - 2002/12/22
■ 关键的百分之十六(三)移动上网市场的重挫 - 2001/12/23
■ 网络信息与服务开始有价 - 2000/12/24
■ 如何评估一个网站的价值? - 1999/12/26
黄绍麟,原名黄彦达,1998年 4月创立数位之墙,以观察科技趋势为终身职。曾任台湾新浪网网站总监,3G威宝电信营销经理 ,51.com总裁助理暨新闻发言人。目前担任51.com战略顾问及PayEasy大陆市场顾问,并于著名天使投资嘉丰资本担任投资合夥人,专事投资科技初创企业。 |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Copyright 2008,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