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职工居民法律意识的普遍觉醒,当前,在社区物业管理中,涉及某些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做起来确实很棘手。有些事情,不管吧,居民反映强烈;管不好,居民又有埋怨。辛辛苦苦做了大量工作,干了许多实活,有些居民不理解,最后还落得居民怨声不断,对此,有些基层干部想不通,觉得好心换埋怨,心里很委屈。某些基层干部工作没干好,不是从自身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上查找原因,进行自我修正,而是把这些民声民怨视为“刁民”吹毛求疵,以笔者看来,其实大为不然。
必须承认,某些基层领导干部为职工居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愿望是良好的,但是,为什么就是得不到职工居民的理解与支持呢?这里存在着一个认识问题的角度、方法与出发点不同的问题,但是勿庸置疑,从某些基层干部的言行来看,是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在一些人的头脑里,办事追求数量、追求速度、追求政绩的意识重了,对职工群众的利益、方便考虑少了,工作的质量标准降低了,认为自己做了几项工作、给职工群众办了几件事,职工群众就应该为其歌功颂德,听不进职工群众的不同意见和要求,职工群众对一些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反映多了,自己听着不顺耳、不随心,就强调客观原因,视职工群众为“刁民”。这种思想认识如果不能及时转变,长而久之,必将在干部与职工群众之间产生隔膜与鸿沟,最终也必将有损干群关系,影响大局稳定,与工作也必将是大有损害的。
基层领导干部,肩负着贯彻执行上级领导决策决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任,每一个领导干部在想问题、办事情、搞决策的时候,都应该充分理解考虑职工居民的苦处和难处,凡事都要真抓实干,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赢得职工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且莫再把群众的怨声视为与己对立,且莫把职工居民视为“刁民”。李瑞环同志讲:“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可亲,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怕。”只要我们的领导干部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始终用踏踏实实的作风和行动去赢得群众,我们的工作也必将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