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三基”中的“化”应该是“城市化”


“一化三基”中的“化”应该是“城市化”

――在2009年湖南省经济学会年会上的讲演

 

▲廖进中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很高兴得到有志院长、茂松会长的盛情邀约,能与大家齐聚在省社科院,参加《2009年湖南省经济学会年会暨湖南“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一化三基”中的“化”应该是“城市化”》。为什么要讲这么个主题?因为“一化三基”是湖南省近年来经济发展的战略口号和施政纲要,我认为,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把它进一步辨析透彻,对湖南“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期间的经济发展,可能有些参考意义。

一化三基,按照我们省内权威的标准解释和媒体的天量宣传,是有它特定内涵的。所谓一化,是指新型工业化,简言之,即为工业化。所谓三基,是指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我一直觉得,把“一化”定义为“工业化”过于牵强,“三基”没错,但“一化”有误。虽然,一化三基战略近些年对湖南的发展,尤其是“长珠潭”的超常规发展,起到了有目共睹的推动,但现在已越来越难以发挥对现实的指导功能了。我对它的质疑主要在以下三点:

第一,语言逻辑上的同义反复。“工业”与“产业”,在英语中,都是“Industry”,而“工业化”与“产业化”都是“Industrialization”,“基础产业”,乃至“基础设施”,本身就是“工业”,或者说是“工业”的一部分,如果把“一化”定义为“工业化”,那就是同义反复!是在自己说明自己,是工业概念的封闭循环。当然,同义反复有“语言上的同义反复”和“逻辑上的同义反复”之别,作为一个战略口号,语言上的同义反复,其实没有必要,而逻辑上的同义反复则是有伤决策者之大雅。更盛者,有些报刊文献还说什么“推进‘一化三基’,必须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推动力”,那就更是思路不清,用新型工业化推动新型工业化,是不是想要工业化扯着自己的头发升上天?

相反,如果把“一化”中的“工业化”改换为“城市化”,组成新的“一化三基”,用“城市化”拉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那就名正言顺了:基础设施是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正常运行提供公共条件的设施;基础产业是在城市工业体系中处于供给地位的产业;基础工作是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环境、提供保障的工作,更是城市化的应有之义。

当然,不能说我们以前没有搞城市化,“长珠潭”城市群建设不是热火朝天吗?2008年,我们不是还专门召开过全省的城市化工作会议?但我的研究认为,在一化三基的基本战略下,我们原来的城市化是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被动城市化”,而不是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的“主动城市化”。“主动城市化”与“被动城市化”有什么不同?我发现,起码它们对“基础工作”的内涵要求就大不相同,有一个“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的前提差别,比如城市拆迁问题,城市管理问题,房地产问题等,都与此息息相关。

第二,发展路径上的系统混乱。我们经常说,研究经济发展战略,要有系统工程的思想,我不知道《系统工程》杂志作为今天会议的承办单位之一是否也是出于这种理念?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的实际应用,它是以整体性为特征的一种关联研究。用系统思想研究经济战略,其要害在于,要从整体的高度来看待各个关键点,要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矛盾。不然,就是“系统工程不系统”的系统混乱了。

在现代经济的战略研究中,学术界的共识是要抓“三化”――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即使人们在每一“化”前面加上“新型”二字,仍然改变不了它的本质。在这“三化”组成的战略系统中,谁应该是系统的起始点?谁最能统筹全局?谁是主要矛盾?谁是第一推动力?理论界从来就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在座诸位可能也差不多,有人说是“城市化”,更有人说是“工业化”。今天是公历1226,说是毛主席的生日,我记得他老人家说过:“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党内无派,千奇百怪”。那我属哪一派?我不讳言我从来就是坚定的“城市化”派,朋友们应该还没有忘记,07年春在湖南科技大学的那次年会上,我曾经作过《现代经济发展要有基于城市化推进的“五牛战略”》的长篇演说。

为什么是“城市化”?这里只讲几条简单的理由:其一是,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是工业化之“巢”。我到处呐喊,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筑巢去引凤”,而不是“等凤来筑巢”,要用城市化托起工业化,这一点对于我们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刚进入快车道的湖南尤其重要;其二是,我们现在是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而不是工业化落后于城市化。这又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不过,在我看来,此问题的答案,只要想想“农民工”这个名词即可!改革开放以来,2亿多农民兄弟进了城,进城干什么?还不是搞工业化,而且是把中国搞成“世界工厂”了,但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不是“市民”,准确地说,是城市与乡村夹缝间的“两栖”公民,这难道不是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的最好说明?其三是,城市化可以统帅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城市化的集聚效应能够更好地推进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能加速农业人口大国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可以更好更快地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以彻底解决粮食安全、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

有人总想不清白,总觉得若无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支撑,就难有城市持续的、健康的发展,这对大城市,应该是有些道理,但对中小城镇,就很难服人,中小城镇难道也一定非要工业化不可?如果是这样,那为什么有“商业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之类的概念?具体地说,湘西凤凰县城难道不是文化城?邵东廉桥镇难道不是药材城?难道那些滥采滥伐国家资源的城镇化,也是可持续的、健康的?再想远一点,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时代,难道全世界就没有城市?那时的城市就不能叫城市?

好多的朋友总是在发问,没有工业化的支撑,农民进城干什么?我的回答是:几亿农民已经进了城,他们不是早有工作了吗?他们不是像我在06年为省第九次党代会献计献策的文章中说过的那样,已经辛辛苦苦为城市化建设、为城市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工作了吗?那我们为什么还不加速城市化来接纳他们?其实,城市化本身,就是一个大量增加工作岗位的过程,城市和农村的最大差别,就是城市的工作机会更多,城市化可以为外来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我们不能总是在过分强调从发达国家引进来的城市病概念,而太忽视我们自己真正的农业人口过多所引起的农村病问题.

第三,战略实施上的滞后时代正是在以工业化为发展系统起始点的“被动城市化”战略,使得我省的城市化率至今很低,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45.70%,湖南为42.15%,相差3.55个百分点。如果从省内区域结构看,湖南的城市化率极不平衡,14个市州中城镇化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只有长沙、湘潭、株洲、岳阳、衡阳5市,其他9个市州城镇化率均不到40%,最低的邵阳市仅为29.85%,比平均水平低12.3个百分点,不足长沙市61.25%的一半。湖南外出农民工多达1400万,其中背井离乡到省外城市就业的近80%,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承接产业转移的也少之又少,这是不是湖南的城市化率低的有力证明?“中国工人”――农民工群体,被美国《时代》周刊遴选为2009年年度人物,那记者随机抓拍的照片上的农民工都是来自湖南,特别是我的家乡――邵阳的农民工,这到底说明了什么?

为了应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而引发的外需萎缩的巨大冲击,国家的基本措施是依靠4万亿的巨大投资,为国内GDP增速“保8”和带动全球走出危机阴影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看到,这种巨大投资所形成的基础设施和产能,如果没有消化它的需求对象,就会形成大规模的产能过剩和基础设施浪费。比如,我每次从潭邵高速公路回邵阳,或者再从邵阳去怀化,过了娄底段以后,就只看到稀稀落落的少量车辆在奔跑,而且,这种现象在湖南的许多高速公路上,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那怎么样才能提高现有产能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出路只有一条:打破城乡失衡这一中国最根本的结构失衡,用城市化所产生的巨大需求去消化工业化所创造的巨大供给。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大的亮点,就是旗帜鲜明地强调“城市化”,将它作为“调结构,促消费”的“牛鼻子”提出来了,城市化是实现一切转型的基本途径、有效途径,是扩大内需,实现由投资、出口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的关键。而如果我们继续沿用原来的“一化三基”战略,我们就会滞后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国家前进的步伐。

我们要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期间的经济发展规划中,推动全省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用城市化推进所形成的各类商品交换集散地而产生出来的人流、物流,提高“铁公机”等基础设施和工业产能的利用效率。我们要从发展战略中体现出,湖南是全省人民的湖南,湖南不只是“长株潭”,也不只是“35”城市群。把“长株潭”打造为湖南经济的增长极,无可厚非,但我们一定要明确,增长极若不能辐射腹地,引发不同层次、不同规模城镇化的发展,若没有中间城市的承接吸纳,那增长极本身最后也会衰落的。

几个月前,我在邵阳的一次后发赶超座谈会上说过,城市化最为落后的邵阳现在是“老婆不爱你,儿女嫌弃你,别人欺侮你”,会后细细想来,其实是应该还要加一条“父母不疼你”的,为什么?除了希望它社会“稳定”,我们什么时候真正想过邵阳的发展以跟上全省前进的步伐?我们什么时候考虑了加快邵阳的城市建设以适应“长株潭”的承接能力?就经济学类学会的学术研讨而言,我们又什么时候邀请过、通知过邵阳方面的同仁们来开过会?

概而言之,“一化三基”战略中的“一化”,如果过去把它定义为“工业化”,是“不无道理”,那么,现在再不与时俱进地改变为“城市化”,那就“很无道理”了!这就像我上半年在《“两型社会”与“弯道超车”》中呼吁的那样,如果不是特指在赛车场上的竞争,如果不是在“低碳经济”和“两型社会”理念下的增长方式转换,那我们“弯道超车”说法就必会是贻笑大方的。

我已超过大会规定的嘉宾发言时间了,以上言论,如有冒犯,请专家和领导们体谅和批评!谢谢!

 

20091226于湖南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