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交易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重要领域


     进入21世纪,中国在大宗商品领域,一下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不仅在石油、有色金属、铁矿石成为世界第一、第二消费大国;更因为“中国因素”成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关键因子。但是,令中国企业尴尬的是,中国企业在大宗商品国际贸易领域,只是被动地接受价格。中国不但不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推手,反而成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主要的“买单者”。提高中国在大宗商品市场的话语权,培育和发展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是关键。

     目前在原油交易中,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的原油价格是定价基准;在燃料油交易中,新加坡普氏公开市场价格(PLATT)是定价基准;在有色金属交易中,英国伦敦金属交易市场(LME)是定价基准;在农产品贸易中,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农产品价格是定价基准。但是这些期货市场的定价权的形成并不仅仅因为有交易所,而是与期货交易相匹配的完善的现货交易交割功能、金融服务和物流服务功能。在美国芝加哥和英国伦敦,活跃着一大批银行家、商品投资基金、对冲基金,这些人群才是全球商品价格权的主导者。

     下一个二十年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大宗商品定价中心,不仅需要期货交易所,同时需要承载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的现货交易中心和物流中心。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宗商品消费大国,对于中国稀缺资源,中国要在沿海城市布局,建立专业的交易中心和物流中心。中国为大宗商品贸易服务的金融产品要不断创新,完善我们的大宗商品高端环节,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对中国谋求大宗商品价格主导权而言,中国的期货交易市场要融入到世界平台,需要吸引全球买家、卖家和投资者参与。中国企业参与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形成过程中,能更主动掌握价格的变化,并采取更积极主动和及时的运营策略。在成为国际商品定价中心过程中,核心一点,就是在议事日程上要把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培育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地位。

——本文为长城战略咨询2009年第11期《企业研究报告》所长专栏

企业研究第225期

《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研究》

目 录

1.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概述

    1.1 大宗商品与大宗商品市场范畴

    1.2 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

    1.3 大宗商品交易的基本特点

    1.4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形成条件和关键要素

2.培育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战略意义

    2.1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带动产业竞争力提升

    2.2 促进国际高端贸易和服务的发展

    2.3 提高中国在大宗商品领域的产业主导权

3.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3.1 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阶段

    3.2 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基本特点

    3.3 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

    3.4 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存在主要问题

4.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成功案例

    4.1 余姚中国塑料城——中国最大的塑料原料现货集散地

    4.2 镇海液体化工产品交易市场——国内最大的液体化学品交易中心

    4.3 中国(无锡)不锈钢交易所——发展最快的交易市场

    4.4 青岛保税区大宗商品产业群——中国第一个大宗商品交易产业集群

5.我国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若干建议

    5.1 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建立大宗商品交易和物流中心

    5.2 促进与大宗商品市场配套的金融服务发展

    5.3 促进与大宗商品市场配套的物流服务发展

    5.4 与国际商品交易所对接,引入先进理念和技术

    5.5 鼓励和支持商贸企业参与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竞争

    5.6 增加国家和民间大宗商品战略性库存


 

我的相关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