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该怎么当“富人”:车队迎藏獒与巴菲特简居


现在该怎么当“富人”:车队迎藏獒与巴菲特简居

/管益忻

 

你还别说,现今真是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不仅是房子成了崇拜物,连藏獒也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

20099930辆奔驰轿车组成的车队在西安机场等候,他们既不是迎接国际巨星也不是迎接重要国宾,而是迎接一只藏獒“大人”。藏獒主人在媒体采访时大事鼓吹:“金子有价獒无价”,并强调迎接队伍中不少是藏獒爱好者。无独有偶,同样的事情还出现在江苏省的宿迁市,20091113上午,一支由奔驰、宝马、奥迪等28辆名车组成的豪华车队,从宿迁市区浩浩荡荡开往宿城区洋北镇,“欢迎”一条花费160万元从河南买来的藏獒。“藏獒太珍贵了,对它比较重视,所以才会安排如此隆重的场面,而所有接送的车辆都是朋友自己开来祝贺的”,藏獒的主人张良宪如此虔诚地说。

在这两起由豪华车队组成的藏獒迎接队伍中,主人的解释都说是他人自发组成的迎接车队,但他们对此一欢迎队伍所给予的“细心照料”却使人对其解释不以为然。藏獒,尤其是纯种獒,作为一种相对稀有的动物,由于和人类之间在长期交往中产生的友谊,使之具备了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殊地位。但令人多少有些惊诧的是,虽说藏獒极具价值,但将其高奉之若神龛则太雷人了吧?!也许如有人说的那样——现在的藏獒成了身份与财富的象征,这样说倒可能是实事求是的:这就是显摆了。不过,人们还是要问,我们真的富有到了这样的一种程度了吗?以至于可以为一个宠物花费如此之大的财力、物力、心力与人力?!

也许应讨论一个大问题:现在我们该怎样当“富人”?假如我们真的要追寻富有的典型模本的话,现今世界上的两个最富有的人的生活方式对我们该是最具指导意义的。这两个最富有的人,一个是比尔·盖茨,一个是沃伦·巴菲特。巴菲特的生活非常简单,物质欲望低到和他世界首富的身份毫不相称的地步:老爷车一开十年,老房子一住一辈子。比尔·盖茨曾在一次两人共同出席的聚会中对外表示:我曾经很兴奋的去拜访他,我想以他的成就,住家应该很金碧辉煌……可是,当我走进餐厅,却发现椅子连坐垫都没有,而他甚至不知道何时坐垫不见了。

与对自己的衣食生活如此苛刻形成对比,巴菲特的大笔财富——99%都会用来帮助需要的人,早期他对自己的子女并不慷慨,看电影会不愿替小孩买爆米花。后来算是比较大方了,每五年给小孩儿百万美元,帮他们成立基金会,另外还有一些特别的用途。巴菲特希望子女们减肥,条件是:只要你能减肥成功的话,他就让你无限制的刷卡购物一个月。对于儿子霍华,巴菲特为他租下一座农场,农场资金的多寡取决于儿子的体重是否超过182.5

巴菲特们的这些故事,听起来真令人轻松、愉快,又感叹不已。可是,再回头望——发展中国家——我们中国的某些同胞们——将其与国人借藏獒以奢侈为荣耀,摆富的那幅“穷光蛋窄富”形象,你看,我们拥有的财富多寡与消费观念是何等的不协调的,是何等尴尬啊!况且,我们尤应再仔细追问一下,现今的中国人真的是极其富有了吗?我想未必!这儿,本人还想从另一视角上说一下,国人的“贫穷”这尤以以下两个方面最为突出:一是在物质财富的绝对数值上,整个中国GDP几十万亿,可偌大的中国一人均则排到世界100多位之后了;而在另一方面,在精神领域则是极端的贫困化了,多少年来,在相当一部分人中,不但没有主流的信仰,甚至连起码的作人的道德水准都丧失殆尽,无情地杀戮,见死不救,三鹿毒奶粉,等等。至于在全球化大潮冲击下的中国,变得迷茫、盲从,分不清对错与是非。

如今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太多的诱惑催逼人们去做这样那样的决定。返朴归真,拂掉表面上的纷扰,还事物一个清净、原本的面目,为自己的精神世界营造一个纯净的生态空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拒绝恶性“忽悠”,在“疯狂”中独辟一份“慢生活”,使你变成真正的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