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端木子贡同志好榜样


    端木子贡同志是春秋时卫国人,本姓端木,名赐,亦称卫赐,立字时取名子贡。他博学多才,洞察时势,能言善辩,是春秋时期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和商业贸易家。他的思想作为、识见功业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一位很有社会影响力的历史名人。

端木子贡同志18岁到鲁国游学时拜于孔子门下就学6年,曾随孔子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2年返回鲁国,是年端木38岁。此后,他受命先后出使齐、吴、越、晋等国为官。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子贡为恩师守墓6年。公元前473年,48岁的子贡回到卫国,继续他的治学经商生涯。50岁时,他再一次去鲁国拜祭孔子墓,并且再度受聘于齐国,任大夫一职。公元前456年,子贡在齐国逝世,享年65岁。他的儿子端木炅将其灵柩运回卫国,葬在了现今的河南省浚县大径山东南东张庄村北。

孔子一生收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其中十人才学卓越,端木子贡名列其中。子贡同志不仅治学有方,为官有功,而且喜爱经商,竟至于“家累万金”,富可敌国,称誉中国历史上文人经商第一人,被后世人尊奉为儒商鼻祖,在非福布斯及胡润富豪排行榜上,他仅次于范蠡,位列中国古代富翁排行榜第二名。

2006年元月1日,笔者因图书发行到过曲阜,由当地有关部门安排瞻仰孔庙、孔府、孔林。在孔林,在孔子墓前跪拜上香后,经介绍得知孔子墓前东侧有三亭,是宋真宗、清圣祖和清高宗来此祭孔时停留之处,叫做驻跸亭。墓南200处的亭殿后,有端木子贡亲手栽植的楷树遗迹和子贡庐墓处,又特在此留影。当时自身也是做企业的商人,故存有礼拜儒商鼻祖之念。

临近年末,又到了做年终报表的时候,看过几个数据心里直冒凉气,不必再借口金融危机云云为自己开脱,究其根本还是自己经商无能,或说是文人经商转型不到位,需要认真反省反思,痛下决心在商言商学经商,并以端木子贡同志为榜样,不再三心二意,不再空想侈谈,放下架子,埋下身子,不懂就学,不耻下问,做生意就好好做生意。唯如此才是真正为企业、为员工负责。有诗为证:

躬拜子贡做学堂,料事生财两兴旺。

谁言书生本性钝,在商言商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