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笑的家搬到东胜村后,他开始到邻近的林场上学,他的学习成绩始终是班级第一。他的作文常常被许老师当作范文来念给同学的。一次期末考试,许老师的语文就出了一道题:作文。题目叫:国际歌。楚笑就从每当听见国际歌时,就想起了什么、什么这样写下去。考试成绩出来了,他考了个93分,全班第一,其余同学没有考过90分的。事后许老师说,你这么学习下去,初中毕业前能加入团组织。但楚笑不是林业子弟,学校发展团员时根本没有考虑他这个借读生,这也让楚笑大大失望了一把,内心痛苦了好几天。
楚笑要上高中了,母亲认为公社的中学教学质量不行,想把楚笑送到县城一中去读书,因为它在文革前是省重点中学,教学质量在全县乃至全地区都是一流的。但是到县城一中上学,住宿是个难题。正在这时,县林业科在南河林场办了一个林业高中,招收全县林业职工的子女,是完全寄宿制的。楚笑母亲通过去认识的朋友,现在在学校教数学的庄老师的说情,便到林业高中上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