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小资情调成为时尚的时代,在一个缺乏深刻的爱与痛、是与非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视野越来越微观、线条越来越细的时代,在一个有着太多欲望和诱惑的时代,在一个伪善与强权依然起作用的时代,
一个探险家的故事,一个传教士甚至殉道者的经历,一个世界主义者与人道主义者的传记,足以成为一剂良药或一盆冷水,救救或者泼泼这些已然迷失还自以为是人们
我不知自己是否属于这群迷失的人中的一个。也许,这句颇有划清界限意味的话,恰恰凸显了自视甚高的可笑。
但无论如何,有幸读到了一本李文斯顿的传记——《深入非洲三万里》。合上书本,此刻的我,心中充满了崇敬、赞叹和感动。
李文斯顿是150年前的英国传教士,他来到非洲三十七年之久,是深入非洲内陆的第一位医生,是终止非洲奴隶买卖的关键者,是打开非洲动植物研究的先锋,是画出非洲内陆山川河流的第一人。他是布道者,但更是一个和平缔造的领袖。他几乎走遍了中西非洲的各个土著民族,为他们带去知识与技术,救死扶伤,讲经布道,劝勉他们停止杀戮。正是由于他的奴隶,最凶残部落的酋长也对他友善,针锋相对的奴隶主竟给予他无偿的帮助,好战的土著民族开始读圣经、学爱人,欧洲的年轻人视其为偶像和英雄。他是非洲的朋友,也是世界人眼中的非洲之父。从二十几岁来到非洲,便与这篇广袤的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绝大部分的时光都奉献在了这片原始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生命的亮光点燃于此,人生的伴侣寻找于此,毕生的事业成就于此,生命的终结亦于此。
他富有爱心,却不愿给土著人过多的钱财,以防他们以此懒惰堕落,而是授之以渔
他调查水纹地貌、风土人情,却不想以此为统治服务,他坚定地反对奴隶制并付诸行动
他痛恨野蛮的杀戮,但看到英国新任官员在非洲卖弄火器、以暴制暴时,却黯然离去
他尊重民俗,却丝毫不畏惧无理由攻击和敌意,即便面对食人族,他也沉着镇定正气凛然
他宣传基督,却不把宗教当成殖民的手段,而是真正地融入、帮助非洲人,给他们带来幸福
他相信福音,却运用科学,治病救人,教导机械商贸管理之方法,并研习土著的药材
他把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国人,自己却除却荣誉和虚名,做一个真正的探险家和布道者
他虔诚信主,却不自居高位,更看透了各种打着宗教名义的伪善,永把正直和坦诚放在第一
李文斯顿的一生,充满了传奇。野兽的攻击、疾病的侵扰、与土著人交涉的危险,多少来到这篇土地的外乡人葬身于此。加上荷兰殖民主义的痛恨、奴隶主几次的迫害,亲人逝世的打击、成员的背叛放弃,他的失败甚至死亡,会有太多的理由。但是,他却九死一生。也许是因为正直与善良让他在危难时总有善报,也许是无畏的勇气让他屡渡难关,也许是信仰的力量让他心中充满光明。他一生中三入非洲,数次穿越卡拉哈迪大沙漠,与多个民族部落开创了历史性的交流。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三十多处河流地区以他来命名。
他不是一个政治家,却是一个拓荒者。他是一个英国人,但他更属于非洲,属于世界。我不信基督教,但他却值得我们去爱和敬佩。他把爱的精神和行动、对人心灵的救赎和对未知的伟大探索当做生命的诺言,用毕生的精力来实践。
由李文斯顿再来看今日的我们。
我们久违的激情与探险精神呢?
我们内心的力量和勇气呢?
我们对他人的爱、正直和准则呢?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探险家。但是,但凡是人,便都需要这样的养分。
每个人,都是一生,怎么过,这是一个问题。人和人的道路总是不同的,没有人能重复别人的路。但是,跟随自己的内心找到一个重要而艰巨的领域,怀着布道者的精神与拓荒者的勇气去爱更多的人、去完成更多的事,这是一种选择,也是人生之幸。从这种角度来说,我希望自己也能过李文斯顿这样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