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不能把自己当财神爷


   

 

今年前11个月,全国预算支出56,200多亿元人民币,不到应该支付的7成4,剩余的2成6,总量约20,000亿元的巨额财政资金,还趴在财政部的账上。按理说,这些钱必须在最后一个月内花完。因为中国的预算年度,是1月日,到12月31日。

财政部官员对剩余如此巨量的资金的解释是: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新增了不少项目。但直到三月份全国人代会批准中央预算之后,新增的预算才能开始支付。如此,一些财政资金就延后到了第三、第四季度甚至12月份支出。此外,项目的实施需要一定时间。而且项目前期准备阶段需要资金较少,而项目实施阶段资金需求量明显加大。财政资金支付时,也往往呈现前少后多的特点。

这种解释毫无道理。虽然是三月份全国人大才批准中央预算,可是,实际上预算的执行,1月1号就开始了,这是《预算法》允许的,根本不存在批准后才能花钱的问题,包括新增财政资金。而且新增的毕竟是有限的,按照惯例,不通过预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最多不过零星调整。把人大三月批准预算,作为自己延期支付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退一步讲,人大批准前你动作慢点,可以理解,可是,当人大批准了预算后,你就应该调整支出进度,加快安排资金,而不应该把钱放到最后几天才拨付吧。

工程项目前期准备阶段,有的需要资金确实较少,但是,这不是一般规律,还有很多项目相反,前期需要更多资金,财政部不能把这一点当作支付慢的理由,搞不好要耽误大事的。因为2009年经济增长就指望这些项目呢。

财政部的官员还解释道:今年的财政收支波动大也影响了财政支出进度。上半年财政收入大幅下降,收入与支出的矛盾十分突出。对一些财政支出,进行了延后处理。直到第三季度,财政收入形势逐步好转,先前被延后的支出才陆续开始执行。

这好像有点不打自招的意思,跟前边说的理由矛盾。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下降幅度较大,三季度才有所好转,相信是在财政部的意料之中的,因为在年初的时候,各个方面对今年的经济走势的预期,均是前低后高,财政部自己更应该知晓这一点,再说,上半年经济不好,亟需财政资金,财政部怎么能以种种不实理由拒绝支付呢?虽然收入增速下降,但是财政部手里的钱多的是。另外,第三季度财政收入就已经好转,而且人大预算在那里摆着,这是法律文件,而预算支出的原则是按时支付,这是财政工作的常识,每个财政部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心理清楚这一点,怎么能慢慢吞吞的呢?一点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讲?

其实,不按时支付财政资金,是财政部的老毛病了。审计署在审查财政部的预算时,多次发现类似的违规行为:

较早的,1998年审计署就审计发现,财政部未能及时拨付教育部等部门的事业费,到年底才支付。

新近的。比如,财政部2006年3月受国务院委托向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报告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时,未报告一项基金收支情况。该项基金2004年底结余21.12亿元,2005年收入5.06亿元、支出2.57亿元,年底结余23.61亿元。

再比如,由于预算编制不准确,2007年末,财政部预算结余资金41,427万元。

2008年,财政部安排的21个项目年末结余6,108万元,平均资金结余率达47.08%。

财政部官员还表示,将严厉查处年终突击花钱行为,可是,这不过是说说而已,因为财政部自己花钱就不那么规矩。

我至今清楚的记得,1998年,财政部原工交司挪用7,000万元,在上海建造金融大厦,还利用职权向下属单位集资用于购买国债和炒股票。

光是2007年,审计署曾经报告财政部如下的违规事件:

截至2007年末,财政部经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批复的公务用车编制数为56台(含3台离退休部级干部用车),但是财政部实有77台,超编21台,超编37%。

财政部财政信息化建设项目、资产清查聘请社会中介机构项目、三里河二区一号危房改造工程项目和票据印制与监管项目等4个项目预算共计25,580万元,由于预算编制不够准确,仅支出8376.25万元,造成财政资金结余17,203万元,占项目预算的67%。

2007年年初,财政部办公厅将35个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的部分专项检查等经费预算未细化到各专员办事处,而是列入部本级预算中。当年,分3次追加给各专员办事处,共计6325.57万元。

截至2007年末,财政部于1993至2007年期间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的23个基建项目累计投资106,902万元,均未办理竣工决算程序,相关资产未纳入固定资产账核算,项目结余资金也未清理上缴。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未经批准,向学员收取学费、计划外硕士研究生学费、委托培养博士研究生学费、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进修生学位论文答辩费(含指导费)、博士研究生招生费和所外人员听课费等共计742.38万元。

2007年,财政部所属机关服务中心违规委托无工程咨询和设计资质单位进行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和设计。财政部机关服务中心委托无工程咨询和设计资质的北京瑞安博建筑工程咨询中心承担南配楼、礼堂等附属建筑加层改造以及其他项目的前期工作咨询和设计工作,截至2007年末,累计支付相关费用224.01万元。

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财政部似乎有截留资金的偏好,喜欢做财神爷,喜欢各地年底跑部钱进,求自己的景象。

每一分钱财政收入都是老百姓的血汗,财政资金,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不是任由财政部自己说了算。剩余天量资金,除了表明中国税负过重,收了不该收的钱,之外,还表明,民生还没有成为财政支出的核心。

问题是,现在老百姓的日子如此艰难,财政却有钱花不完,怎么说的过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