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区域的有害因素(有害物质、温度、湿度、噪声、照明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确定卫生特征级别,配套必需的卫生辅助用房,配置应急卫生设施。 ——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和有害因素定期检测。 10、严格控制设备的安全性能 ——设备应具有便于操作、维护和清理的合理结构、足够的强度、刚度,适当的材质和连接。 ——设备还应具备必要的要素控制仪表、安全装置和技术措施;限制过负荷、过电压安全装置;危险区域内的设备表面温度控制;点火能量、火花放电安全距离控制,高压屏蔽;承压装置的耐压、气密性能;应急的紧急安全技术措施。 ——另外,还包括:符合规定的产品品牌(包括特定项目),检验合格证书和使用说明书(包括安全内容)。 11、配置防止灾害发生与扩大的联锁、报警装置 ——控制误操作的连锁装置:误操作声光信号装置;误入危险区的断电联锁装置;间歇作业与手动操作的自锁装置;操作与通风系统的联锁装置。 ——控制设备故障的联锁装置:动力、供漆与通风装置的联锁、切断装置;通风与工件输送系统的联锁装置。 ——控制火情的报警、联锁装置:温度、浓度控制报警装置;火情报警与动力、工件输送、灭火系统的联锁装置;特定条件下的涂料加压输送系统与报警装置、灭火系统的联锁装置。 ——防止系统内部爆炸传递的联锁装置。 12、注意涂装流水线的工件输送系统安全性能 ——工件输送系统应和工艺匹配,线路合理,运行平稳。 ——工件间距适当,防止碰撞。 ——吊具设计合理,防止工件脱落。 ——要有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防止外界腐蚀吊具的措施。 13、控制现场涂料储存和输送 ——设置专门的配漆间。 ——限制现场涂料的化学品存量。 ——涂料输送的管路布置、材质与连接、涂料流速、涂料补充等必须置于安全控制范围之内。 ——严格限制使用加压输送涂料工艺,除非符合特定条件。 14、必要的净化设施 ——根据不同工艺及排入性质、数量、特点、合理选用有机溶剂和工业废水(包括水中的重金属)的净化设施,并严格控制净化设施的安全性能。 ——厂界噪声应符合环境保护标准。 15、重视人机工程系统安全的人员控制环节 ——对涂装设计、工艺、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建立安全操作、设备维护、现场管理等规章制度。 ——进行监控,定期检测、维护和整定设备。 ——为操作者设立安全装置、防护装置、安全标志和提供合理的防护用品。 16、特殊环境作业和特殊群体保护 ——有限空间应严格执行通风、监护、测爆、动火等相关安全技术条件。 ——对妇女实行禁忌劳动范围制度。 ——禁止未成年人从事有毒、粉尘作业。 17、结语 涂装安全是一个综合性很强,涉及面广泛,技术要求很高的标准体系,仅标准中引用的相关消防、电气、工业卫生、化学品、环境保护、劳动安全、检验方法等国家和行业标准达51项,具体的定性定量技术要求还应查阅标准文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