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连创世界记录


  本周,又一批创业板新股申购,发行市赢率有2家突破了100倍,最高的金龙电机达到了126倍之高.这一发行市赢率已经刷新了中国股市最高市盈率.这样的市赢率应该会让世界资本市场都震惊.中国的创业板公司质地是何等优良,能够发行定价超出本来就高估的创业板市场平均水平1倍以上.加上中小板的发行定价,也已经从老制度的20多倍左右,一跃到50倍的平均水平.就连主板大盘股中国重工42倍,招商证券发行市赢56.26倍.中国股市如此认为制造的泡沫难道是管理层引导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吗?

  自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发行定价权就以让"市场"定价的方式,交给了咨询机构.表面看,这是一个为了防止投资者不理性,把权利交给"专家"的行为,但实际上却是交给了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而在发行定价的规则上,完全没有任何的高低限制,甚至象海外申购上下限的价格也可以免了.

  在规则制定当天,本人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会出现在咨询机构了.作为证券业的利益链条之一,咨询机构和承销机构之间可以说都是一家亲.几乎大的综合券商都有承销和咨询两方面的业务.当承销商为了赢得更大的承销利润时,在规定的发行股本数前提下,只有提高发行价来谋求更大的承销收益了.利益输送给上市公司当然是有利益交换为基础的.而上市公司只要打点一下各个评估机构,那么发行价自然就可以抬高了.

  笔者简单地以原来老制度下的发行定价16-18倍来计算一家上市公司的融资额度,和现在50-60倍的融资额度,自然高出了3-4倍.换一句话说,上市融资成本不变的基础下,在新的发行制度,只要让评估机构给出更高的评估价,相当于做了3-4次上市的融资规模.换了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尤其是在今后大非也可以按市场价流通的时代,那当然会选择收买评估机构了.

  很显然,评估机构给上市公司定价是否合理,是没有评判标准的.作为一个稳健长期投资者来说,合理的投资市赢率应该以不超过30倍,上市公司并稳定地进行大比例的现金分红来衡量是否有长期投资价值.同样也有以中小盘股,由于扩张速度快,而以高成长来决定是否存在投资价值,同样可以给予一定的高溢价.但也都在40-50倍左右.而也有根据目前一级市场的套利高低,与市场同类型企业的市场定价来决定在不同的市场时期,和市场的市赢水平来定价.那么跟随整体市场高的时候高,低的时候同样低.可从这几个角度说,我们的评估机构却给不出任何一种合理的说法.

  既然评估机构没有定价的权威性和公证性,那管理层对这样的市场风险就不需要对投资者负责,或进行风险提示吗?到目前看,没有任何人发表对新股改革制度的缺点的质疑.新股制度的改革和出发点已经完全偏离.新股的定价权既没有真正交给市场,也没有让投资者享受到合理的投资价格,更严重的是认为制造了A股未来需要承受的更大的泡沫,这个泡沫不提早消除,那么迟早会象创业板上市之初的长期低迷,更多的投资者也会因此而产生重大损失.

  新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是需要融资市场的健康合理投资环境来保障有更多的企业能够通过直接融资得到发展,而随着新股发行定价的无序抬价的状况,将造成大面积的破发状况,使投资者甚至机构投资者都深陷其中,造成投资者再一次对市场失去信心.到那时将是不可收拾的局面.

  欢迎加入趋势大师VIP圈子,学习精准的趋势分析方法,本圈在10月后一直以谨慎态度看空大盘.并在先后提示房地产,有色,能源,周期性等行业的投资风险.让投资者提前准备防范09年底的投资风险.并在年底看空的同时为10年的投资机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等待10年的绝佳建仓机会和主流投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