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轰咨询培训业乱象的报道似一针强心剂


 猛轰咨询培训业乱象的报道似一针强心剂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091216日)
 
因为自己也是管理咨询、培训业里的一名咨询师、培训师,所以,结合自己从事精细管理工程、企业文化、文化营销、管理创新等咨询、培训的经历和体会,曾撰写、发表过三篇有关咨询、培训业健康发展的文章,详见:
1、给管理咨询公司开一剂良方
2、培训行业里的“七不能”原则
3、谈谈咨询、培训业的发展、风险与诚信
20091211日,本人应邀参加了由人民政协报社主办的、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首届中国管理咨询与培训业振兴论坛”,并作为主持人,主持了“首届中国管理咨询与培训业振兴论坛”里的第一对话主题——“企业和个体的管理咨询与培训需求”的对话时段。
 
20091216日,《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新玲结合“首届中国管理咨询与培训业振兴论坛”的有关情况,撰写的“激情忽悠急功近利 专家诊断咨询培训业乱象”报道,在新华网、人民网、中青在线、光明网、央视网、中国广播网、中新网、中国网等众多主流媒体发表或转载,逾百家网络媒体也进行了转载。“激情忽悠急功近利 专家诊断咨询培训业乱象”报道中写到:
“激情忽悠、表演叫卖、愤青式批判”,这是首届“中国管理咨询与培训业振兴论坛”上与会者总结的目前培训业存在的乱象,专家分析,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是因为管理咨询培训业急功近利,又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的思想支持。
……
全国政协委员、国资委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解思忠认为,培训行业确实存在讲课哗众取宠的现象,有些机构和个人为了追求现场效果,夸张表演,赚取一些廉价的掌声,有些像娱乐节目。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是因为咨询培训业缺乏思想库的支撑。我国的培训业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现在进入了一个重新洗牌的阶段。
 
我认为,“首届中国管理咨询与培训业振兴论坛”开得好,《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新玲撰写、发表的“激情忽悠急功近利 专家诊断咨询培训业乱象”这一篇报道,写得也好,对我国咨询、培训业的健康发展,都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刘先明,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40多家单位借鉴了其研创的精细管理工程;首创了签约总经理的咨询新方式;首创了岗位主人翁的新概念,并赋予其科学内涵。2008年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行业百名功勋人物2009年被推荐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或建国60周年创新人物;曾被评为中国十大企业管理咨询师、中国十大培训师;专长于为企业提供精细管理工程、企业文化、管理创新等咨询、培训服务。E—mail:[email protected]Msn[email protected];电话:1391082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