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去过一个叫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的西水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感慨颇多,触动很大。由于项目验收的缘故,我们去拜访请教一位化工教授,电话里得知他正在为村里的一个企业上化工项目。当我们的车辆到达西水村口时,一个近百平米的“中国轮胎第一村”广告牌矗立在眼前,时已到十一点多,天又下着雨,前来接我们的李经理说先到村里安顿下来休息吃饭,我们跟随李经理进入村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副场景:宽阔的柏油路,葱葱郁郁的绿化带,一幢幢高大的楼房。说是一个村,其实就是布局科学合理的工业小区。车到兴源宾馆停下,李经理说:“这是兴源集团的招待所,三星级的。兴源集团是西水集团下面最大的集团,主要生产各种轮胎,年产值五十多亿元。”我们感到震动。中午在餐上边吃边聊,我们了解到:西水集团下面有几个集团十多处企业,产品都与轮胎有关,年产值一百多亿。每个村民都是股东。当初入股时,没有钱的村民,都是村里统一担保在银行贷款入股,然后再靠分红还贷,大约两三年就换还清了,以后就是年年分红了。听李教授讲,兴源集团很有魄力,去年在济南召开的一个全国性的轮胎行业会议,整个会议的花费都承担了起来。这个行业是从2002年开始几年内就发展起来了。据了解,当时轮胎品牌山东就有三角、玲珑、成山卫等,新上一条轮胎生产线要三亿元。我们的车辆通过村里时,不经意发现在村道路的一侧还有垃圾箱。还有仅大王镇有上市企业三家。
我不由的很有感慨:
在这里实现了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工人化,人人是股民,形成了以轮胎生产为主的产业集群。这是一个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共同富裕、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典型。
(1)、他们是在怎样的市场条件下选择发展轮胎这个产业?
(2)、在当初又是怎样解决了几亿元甚至十几亿的资金的?
(3)、又是怎样在短短五年时间形成了产业集群的?
(4)、又是怎样采取村民人人入股的模式,致力于共同富裕的,让村民都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5)、村支书就是集团的董事长,是怎样将一个村支书培养成懂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的?
(6)、县乡各级是怎样转变领导和服务方式和方法的?
也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1)、当前,我们正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怎样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由单纯管理向管理服务转变?
(2)、怎样在新农村建设中探索一种“共同富裕”的模式?
(3)、怎样加快配备和培养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村支书?
( 4)、我们的产业集群应该怎样抓?怎样才能成为行业制高点?
(5)、怎样解决企业或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