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甘肃省工信委主任李平及相关领导的公开信


 

       关于高法要求调解劳动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

  情        

 

 

 

尊敬的甘肃省工信委主任李平及相关领导:

 

兹有首届甘肃省文学院签约作家董洪,现为民盟盟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社科院“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甘肃组委会“《雪域天骄》电视连续剧筹备组”制片人,兼任甘肃华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和甘肃天马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等职。曾经担任过纪念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出土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组委会主任、首届武威“天马”国际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天马论坛”组委会主任、纪念铜奔马出土40周年“首届海峡两岸龙马论坛”组委会主任,被授予“华藏影视城”策划大师的荣誉称号,被聘为王洛宾歌颂的卓玛故乡——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青海湖乡同宝村“名誉村长”……先后在报刊、网络上发表过诗歌、小说、评论、电影剧本等百余篇(部),执笔撰写的长篇小说《雪域天骄——凉州会盟演义》被公为是“凉州兵团”文学流派在西部文坛崛起的标志性作品。业余涉足考古领域,新华社曾两度发通稿宣传其研究成果,被海内外百余家各级报刊、电视、电台、网站报道。

本人原系武威地区文联《红柳》杂志社文学编辑、武威地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属于“双重管理”的国家干部。199311月调入兰州担任甘肃省乡镇企业管理局下属的《西北农工商报》社副总编辑,因该局个别领导人敲诈勒索6万元“进兰指标费”而发生人事纠纷突然中风,遂请长假治病疗养,期间不断上访;由于本人拒绝遵循调动工作需要行贿6万元的“潜规则”,所以17年来始终无人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后来甘肃省政府信访室的一位同志慨叹说“再告就告到联合国去了……”

200312月,这起恶性事件引起了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荣同志的关注,他将《西部发展报》社武威记者站的一份《关于“改派”董洪工作的申诉函》批转至甘肃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处理……20046月,甘肃省人事厅干部调配录用处裁定为“无效调动”,协调结果是由甘肃省乡镇企业管理局人事处“健全档案”协助调出。本人恳请全国政协常委、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周宜兴和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作林等省级领导同志书面推荐多个单位,均因“空挂”身份而被否决;本人无奈又复请甘肃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先安排岗位后联系调动”,结果杳无音讯,最后不得不走上诉讼之路。

本人省乡企局的人事纠纷案是甘肃新闻记者通过仲裁和法律维权的第一个案例,已经甘肃省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兰州市城关区渭源路法庭审理完毕,由于兰州基层法庭和省仲裁委的裁定结论“相互打架”,新闻稿《甘肃丑闻:兰州法庭和省仲裁委相互抽嘴巴》在网上公布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无效调动”必须承担“恢复原状”和“补偿损失”的法定责任,主管领导还要接受行政处分,所以甘肃省乡镇企业局不惜人民血汗钱重金聘请律师百般狡辩以推卸责任。

2009317日,兰州市中级法院民三庭审理该案时,被告的代理律师在理屈词穷后突然称“该案不属于法院受理”,这是一审法庭审判长在面对一审原告疑问时早就回答解决了的问题,但二审法院审判长姜亚理却疑似为难的宣布休庭……由于“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时间”不计入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故317开庭至今时过200多天仍不见终审结果……难道学富五车的大法官查询一条司法解释真需要200多天的时间吗?非也,现今的律师和法官的关系非常微妙,这就是他们联手实施的所谓“打不死拖死”的战术。

这场“马拉松式”的诉讼不知进行到何时才能得到圆满的结果呢?作为被告的甘肃省乡镇局因撤并已在历史舞台上消失,某些机遇的丧失不是法律所能挽回的,当事人心情不能不万分焦急……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信访室答复“撤并不影响案件的审理,原甘肃省乡镇企业管理局的一切权力和义务均由新组建的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承担。”

2009325日,甘肃华夏文化研究会和《雪域天骄》电视连续剧筹备组向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闻长利院长送去《关于尽快解决学者型作家董洪人事争议案件的紧急报告》,并在“新浪网”上将此报告以公开信方式发布。闻长利院长发现“新浪网”上的公开信后,在本人的博客上热情留言:“你好!由于近期工作繁忙,今天才看到你的公开信,我将高度关注此案。另外,也请你把相关情况向省委宣传部反映,以求得到省委有关领导的关注和支持!”这显然是违反干部管理权限的建议,但由此可见“刑不上大夫”的封建法权思想根深蒂固,“民告官”案件阻力很大。

早在221日,甘肃华夏文化研究会、《雪域天骄》电视连续剧筹备组就联合向省人事厅发去了关于落实西部著名学者型作家董洪工作岗位的紧急报告》。甘肃省人事厅在关于要求落实董洪工作岗位的答复》(甘人信初字(2009)第003号)说:“董洪的人事纠纷,已进入司法程序,不属于仲裁委或本厅的行政处理范围。”

522日,本人向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干部处汇报了自己和已经在人间“蒸发”的甘肃省乡镇企业局之间的人事纠纷,张旭光处长答复:一是董洪的编制属于政府系统,不属于宣传部门管理;二是作家协会属于群众性组织,维护会员合法权益需要文联出面。

200964日,甘肃华夏文化研究会在“价值中国网”上发表了《致中共中央书记胡锦涛总书记的一封求援信》,(网址: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6/4/178895.html),讲述了本人17年来的冤情,强烈请求严惩超越审理期限而未结案的违法庸官,以恢复法律的神圣尊严!这起普通的人事纠纷案件经“人民网·对中央领导说”栏目传递更加引起了胡锦涛总书记对甘肃社会稳定发展的密切关注。

20096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受胡锦涛总书记的委托,迅速前来甘肃调研。习近平强调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观,时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牢固树立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的政绩观,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真正干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76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第5条指出“积极发挥人民调解的职能作用。在审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时,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积极主动地邀请企业工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等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调解,促成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要充分尊重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的基础作用,加强对人民调解的业务指导,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促进人民调解制度更加有效地发挥预防和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功能。”

710日,原《西北农工商报》社记者祝立斌、赵发强在网上发出《关于海内外百位名人签名声援“反腐斗士”董洪的呼吁书》,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该信通过“人民网•对中央领导说”栏目再次传递给了胡锦涛总书记。义愤填膺的记者们自发起来号召海内外仁人志士为同行呐喊,强烈呼吁有关领导严惩违法的庸官,目的是为了恢复法律的神圣尊严!

102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其中第二条第7款中又说:“发挥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作用,支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通过适当方式提出批评和建议,加强对干部人事法律法规实施情况、重大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全国政协常委周宜兴曾经给武毅局长打电话建议尽快解决本人的工作问题,武局长表态说:“周主席,董洪的事就当做我自己的事情办哪!”《意见》第一条第1款中规定:“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了藏族“名誉村长”的人事纠纷不被境外“藏独”势力利用酿成下一个“7·5事件”,为了民盟不被国外敌对分子说成是“花瓶”,为了不损害党的崇高形象,本人特此恳请尊敬的工信委领导依法调解,静候佳音。

 

 

 

甘肃华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董洪

               

       00九年十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