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世界的1000天,你会怎么做?


 

拯救世界的1000天,你会怎么做?

——节选自《开启的世界》

20098月,在北京《对话》现场,我见到了前英国首相布莱尔。他和美国前副总统戈尔都在卸任后,倾心致力于环保工作。他们都不约而同提到了一点:如果所有的人们幡然悔悟,开始减少对环境的伤害,保护环境的工作必须在4年内见到成效才行——换句话说,3~4年后,即便是所有人放下工作来拯救地球的环境——尤其是日益反常的气候,恐怕也来不及了。

甘地说过:“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欲变世界,先变其身)”——这是很多人的翻译:但我更愿意这样翻译:“欲变世界,先变其心”。行动的起点要从心开始,而不是从规则开始——心如果不改变——行为将很难改变。在历年举办的环境为主题的国际会议上,每个国家相互指责对方,这样的会议不会有多大成效——没有人认为地球先是自己的,然后才是他人的——参会者依然开着私人飞机和商务汽车增加地球的碳排放量.

讲一个故事:两家农场,两对含辛茹苦的父母都养了很多孩子,孩子长大了,成人了,而父母身体衰弱,生病,两家的情况却完全不同:

一家的子女相互攀比,都不孝顺,都在互相指责对方没有孝敬父母,也不带病中的老人去医院。白发苍苍的父母整天听着这种吵嚷以泪洗面,儿女争吵打骂,家道败落,最后父母在泪水和痛苦中离开了人世,子女悔之晚矣。

另外一家的子女也互相攀比,但是比谁更孝顺,争着赡养老人,争着去治疗老人的病,给老人补充营养。灿烂的笑容总在父母脸上。没有多久,父母康复了,享尽天伦之乐。——子女们也高高兴兴,其乐融融。

——现在,对于抚养我们成长的地球,如同提供给我们水和食物的父母,我们是怎样对待它的呢?参加碳排放谈判的国家元首和政府大臣们,怎样回答自己?

我们现在就处在父母患病的这个时刻:

我们只能选择一个选项,而且——我们只有一次机会!

——在未来的3年,约1 000天内,这个决定不仅直接影响我们自己,而且影响未来的子子孙孙。

这个选择在千万年前就等着我们作出,以前我们可以不考虑去关注其他的,但是,现在——就在1000天之内,我们不得不——也必须做这个选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希望看到哪个家? 

我们应该让祖先的文明因我们这一代人的愚蠢选择而葬送,还是让我们的祖先和子孙为我们这一代人明智的选择而感到自豪?

不用回答任何人,请在心里回答我们自己。

的确,只有3~4年的挽救时间,之后,人们将可能无力回天——科学家霍金在1998年曾对下一个千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千年作了一个预言:霍金提出,一种可能性就是,我们将自己彻底消灭自己。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认为我们仍有充分多的机会来避免世界末日的善恶大决战和新的黑暗时期。

可是,正在忙碌的我们听到了吗?

合上这本书,不管觉知与否——我们该做些什么?

参加碳排放会议的各国元首,当我们去指责别人之前,请考虑我们自己的言行——其实我们所言所行、所体验的将最终决定未来的世界所成——这个地球和我们密切相连,每一个为人儿女者不要先责怪其他儿女没有尽好孝顺父母的义务,先问问自己做得好不好。对于普通人,地球不仅是那些国家元首的地球,也是我们的地球,我们也要问问自己做得好不好。

 

危险的湍流期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到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提出的“湍流期”概念。什么是湍流期呢?如果你打开自来水龙头,仔细观察留出的一小股水流,会发现水流刚从水管流出的时候是一股透明的水流,再往下流到某一位置时会突然碎成散乱的水花。这就是“湍流”,即在所有有限标度上的无序混乱,其特征是耗能极高,耗散很快,并且产生阻力。——深深的觉知告诉我,如果地球上的人类在未来1000多天的时间内再不采取措施,全球环境将会发生“湍流”之后的耗散。气候、人文环境、健康环境各项指标都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异乎寻常的变化——病毒、热浪、能源战争、水短缺……而目前真的是我们唯一的一次机会!

渡过这个湍流期的唯一方式就是在湍流期未来临之前,让湍流无法发生——在水流没有碎成散乱的水花前,让水流聚集到一起,平稳通过一个安全的管道,这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必然的。从觉知层面,深深的意识让我确知,人类一定会度过这一难关的。这个宇宙的逻辑是人们终将合一的,否则我们的分散没有任何意义。

 希望引起的不是个别人的——而是所有人的注意,因为所有人都在一起,我们无处可逃,只有觉醒之后,用觉醒的大爱来阻止,而且深深的开启后的觉知告诉我们,用觉知之心一定会成功的。

为什么需要开启觉醒呢?——地球不只是家园这么简单,地球就是我们自己的生命,对地球好,就是对自己好,觉知的时候,我们会知道这个真相。

地球是我们的肢体,森林同指头,河流同血脉——觉知的我确信,这一点毫无疑问,我们不该珍惜自己对自己好吗?

很多人知道那句话: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煽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既然我们知道一只小小的蝴蝶煽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后任何地方“引起”一场风暴。同样,不煽动这次翅膀就可能在一个月后的任何地方“抑制”一场风暴,对吗?既然一个蝴蝶煽动翅膀都可以做到,那么我们的一个小小的举动,自然也可以抑制一场风暴和灾难,对吗?

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就是挽救自己的生命,今天,放下书之后,我们还会像以前那样很难做到这些吗?

这些不是小事情:少开一天车,关紧每一个水龙头,少用一双卫生筷——记得一个数据:每人每天少用两双卫生筷,那么一年就保护了一棵60年的树。我还要提醒那些有私人飞机的“成功人士”,请减少飞行次数,要知道:减少一次起飞和降落,你就相当于多种了24棵树龄60年的树。为了这24棵树,请放弃一次飞行,我们谢谢你。

地球是我们每一个内在生命的共同身体——保护环境,挽救地球,所有的政策制定和节能减排只是行动,而从心的改变开始,才是最有效的第一步。

不改变心的行动,效果一定是有限的。而更多的人的觉知是完全可能的。只要尽可能多的人开启,我们一定能成功。 

          ——节选自阿勋著《开启的世界》——中信出版社20101月即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