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该如何撰写?


据美国汤姆森路透集团112日公布的一份报告(http://www.polymer.cn/sci/kjxw2377.html )称:中国的学术论文,于2008年达到11.2万篇,超过了日本、英国和德国,目前在数量上仅次于34万篇的美国。其中,中国半数以上的科技成果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公认的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涉及原子能、太空科学、高能物理、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以及信息技术领域。

对于“中国半数以上的科技成果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公认的较高水平”,国内许多学者都持怀疑观点。尽管中国学术论文居世界第二,但与1700多家权威高等教育机构的比例是不对称的,因为2008年的11.2万篇论文,每一机构年平均97篇论文,月平均也才8篇论文。

 

无论如何,中国已经是一个正在全面崛起的大国,创新能力决定着整体性经济能力的发展方向与潜力。就学术风气与创新环境而言,需要全面提升。就学术论文的撰写,以及基础性的学术研究思路、信心与胆略、方法与技能等,都是不可俯视的现实问题。

 

学术论文,不外乎就是对一切学术思想或研究成果的书面归纳与表达,或通过学术媒体(期刊、杂志、网络)公开发表,或通过内部交流,或通过毕业答辩等来展示。

 

归纳起来,学术论文包括文理两大类型,文科论文在于说理,揭示事物的逻辑关系及结论。理科论文在于格物,探索与揭示自然规律。但是,有一些科技论文,恰恰又不一定符合严格的文理科目之分,其论文在文理方面的综合要素都具备。

 

文科(社科)方面,主要包含管理与教育、金融与经济、文化与艺术、历史与考古等。理科方面,主要包括科技基础理论与运用技术(统称“科技”)。其研究方向与研究课题的实施过程、创新成果、试验过程与结果、系统工程等,都属于学术成果的范畴。其研究工具、研究方法、研究背景、工作原理、统计原理、对比情况、实践与试验情况等,是研究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基础理论与运用技术往往又存在同时进行的情况,进而属于综合性课题。

 

无论什么学术论文,其根本特点在于对论题进行论证或论辩,或者用语言的逻辑思维直接进行论证,或者用规律发现的归纳总结进行论证,或者用试验过程、数据、结果等进行论证,并得出学术结论。否则,就不能成之为学术论文。

 

现代学术论文有规范的撰写方式,除题目与署名外,其基本格式是这样的:

 

  要:

关键词:

引言

1. ……     (层次1

1.1 ……    (子层次1

1.1.1 ……   (子层次1的子层次1

1.1.2 ……   (子层次1的子层次2

……

1.2 ……     (子层次2

1.2.1 ……    (子层次2的子层次1

1.2.2 ……    (子层次2的子层次2

1.2.3 ……    (子层次2的子层次3

1.x.x ……    (子层次x的子层次x

……

2.  ……     (层次2

2.1 ……     (层次2的子层次1

2.1.1 ……

2.2 ……

……

X.           (层次X

X.1 ……     (层次X子层次1

X.1.1 ……    (层次X子层次1的子层次1

X.1.2 ……    (层次X子层次1的子层次2

X.x.x ……    (层次X子层次x的子层次x

……

……

X. 结论

 

一篇论文写好后,要对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结论进行一个归纳性的摘要编写,言简意赅、中心突出是基本要领。摘要一般在200字左右,最好不超过300字。同时,还要对文章的“关键词”进行归纳。当然,一些学术杂志往往还要求用英语写出摘要,当中国将来成为世界第一(NO.1)的时候,这个要求估计应该被取消。

 

规定格式之外,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许多具有前沿性的思想和观点在媒体与网络上展现。其描写手法,也就是普通文体的形式,但其思想成果对人们的启发与影响,往往是无法估量的。比如,郑永年(http://www.caogen.com/blog/index.aspx?ID=66 )发表在报刊或网络上的,关于国家与社会、经济与文明等方面的文章及其思想,就是以比较好的范例。那些思想性文章,如果要发表在专业学术杂志上,只要把格式适当调整一下,就是非常规范的社科学术论文了。可见,学术论文也有超常规的写法,也不仅仅只发表在专业学术杂志上。

 

无论是各种研究课题,还是对各项工作的总结分析,乃至实习见习过程,都是撰写论文的课题。学术论文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前沿与基础之别。尖端领域有普通性论文,普通工作有前沿性潜力。比如,日本工程师田中耕一,于200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那篇工作性论文,仅仅是在一次学术交流中,将论文贴在墙上的展示。

 

再比如,经典物理学已经几百年,现代科技已经让人类能够走进深空探索,可是,生活在时间长河里的智慧人,至今,连“时间”究竟是什么(http://blog.gmw.cn/u/6716/archives/2005/8323.html ),其实也没有真实地搞清楚并统一认识,物理学竟然对时间有八种以上的不同认时与研究方向,然而,时间的唯一性却是客观存在。因此,站在科技发展的观点,每一个人都有成为创新探索强者的可能,对于这个学术观点,尤其值得在中国青年一代中宣传普及。

 

学术论文的论证过程中,一些基本技能值得新同志重视。一是题目简明扼要并成立。二是论证不仅要符合逻辑,还要层次分明,由浅入深,逐步提升。三是论据、数据、物证等要真实可靠。四是研究过程要连贯。五是论证中的交叉点要平稳连接、相互支持。六是结论要清楚。七是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描述。同时,自然段不可太长,太长则影响读者阅读。简明扼要、完全充分是最基本的要求,用最简单的道理讲清楚最高深的道理,往往是高层次的杰作。

 

总之,任何学术论文都不是神秘莫测的,它是探索研究的结果,是让学科同行都能够看得懂的研究成果或工作报告。撰写学术论文的基本技能和思考方式,值得在大学素质教育中普及推广。

 

笔者乃一介草根,关于学术论文如何撰写的上述归纳,纯属个人观点与实践小结,仅供大家参考,其班门弄斧之作,望专家们不要见笑。中国的科技进步,不仅仅要依靠专家,也要依靠广大热爱社会进步或科技事业的每一个人。专家们不做的事情,草根尝试着又做了一次。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五日 于中国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