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次黄瑶先生的“落马”,我无“贺电”可发。作为来自“案发地区”的普通百姓,我只能深表震撼!
官员落马,只有两种可能:一、指控罪行属实。那曾经有多少人因为这样的“父母官”遭殃,多少家庭因为这样的“周扒皮”衣食不饱,如今还有多少党羽盘结地方为祸一方。这,有何庆贺可言?二、指控罪行不属实。那他不过是党派之争的牺牲品,甚至可能是为“众官所不容”的海瑞,而继任者在清明立场和政治才干方面还不及他,那我为何要为这样的“内斗”呐喊助威?但是,因为黄瑶先生来自我的家乡,而恰巧我曾经和他的儿子是“校友”(同级不同班),所以客观记录那一丁点的“眼见为实”,以求说明本文观点时带点时代气息。
说起黄瑶先生主政过的地方,贵州也好,黔西南州(贵州所辖)也罢,一直都是全国公认的“落后地区”。这“走后门”、“托关系”等行贿受贿的事,大家是见怪不怪;至于房开商、建筑商等隐晦复杂的权力寻租、经济舞弊事件,我等道外之人也多是道听途说,没啥证据。反正,最直观的就是,路拆了又建,建了又拆,或滥用中央扶贫基金草率规划,或因为“豆腐渣”工程不经风雨重新再建。中央每年下拨的财政经费,究竟有多少实质性地用于地方经济,惠之贫困百姓,不得而知。
值得欣慰的是,历史的车轮总是前进的,人民的生活总是向好的。十多年过去,当地普通家庭的生活水平,市县的城市规划及环境,外部交通,医疗教学等都有很大提高,农村要求村村通路、家家通电的政策也都在落实。还有这几年的取消农业税,义务教育取消书费、学杂费,农村老人医疗费用报销,农户种树、种粮补贴等,都不同程度地得以落实。至于这些落实是否如实对应财政下拨基金,这不是我等一般百姓可以知道的。只能说,现实里,大部分人的生活幸福指数还不错,但对少部分人,尤其是山区,贫困依旧是如影随形。
如上的区域发展成绩,对我们来说感觉很稀松平常。因为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在提高,没道理贵州会“另类”一点。如果这样,那中央也会让地方官的“乌纱帽”不保,错也不能太离谱,不是吗?至于发展速度是快是慢,是源于经济底子薄弱,还是领导班子的不作为、乱作为,或者是贪污腐化滋生的地方蠹虫吞噬了有限的经济资源,我们平民没有渠道关心,也忙于生计无暇关心。所以,对黄瑶先生这些年的从政成果,想来中央每年对地方官员纵横向比较的考察评价会更有客观性,更具说服力。
第一次听同学说起黄瑶先生的儿子,首先介绍的是他有个做州委书记的父亲。我和这位黄同学谈不上认识,连他的名字怎么写也不清楚,不过是全年级考试排名或其他同学聊天时偶有提及。据说他的成绩在理科重点班属前列,为人低调,进我们那所全州重点中学时完全是靠个人努力,并未求助于父亲的权势,高中毕业后他以不错的成绩考入名牌大学,总体上没有一般印象中高官、富豪家庭出来的纨绔子弟之风。本科毕业后据说他回省做公务员,这究竟是他的个人理想,是家族从业路径的惯性,还是蒙受父荫找条捷径?不清楚。不过,和他一批进入那所大学读书的同学,毕业后有进入公务员系统的,也有进入优质外企或其他国家级科研部门的,他的从业路径并未引起我们太多关注。
今天,突然看到他的父亲出事,很是骇然。急忙上网搜集详细资料,只看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包养情妇”、“生活糜烂”等用词,既没证据,也没事实,只寥寥看到一些个人从业经历或者其他的个人臆测,除此之外就是一片叫好声。同期,新华网则一如既往地沉默冷静,几个字囊括要义:“据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证实,贵州省政协主席黄瑶因严重违纪,中央已经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现正在按程序办理。”至于如何违纪,违纪的程度,佐证的材料,只字未提。
在罪名尚未确立,报道无令人信服的资料支持的情况下,各地任由网络对“落马者”大加挞伐,肆意进行人身攻击,胡乱指派罪名,类似情况在近期的反腐、打黑报道中屡见不鲜。回想一下历史,这样的状态我们并不陌生。但不同的是,历史在进步!今天,我们国人的知识层次更高,思想的自由度更大,相应的,也应具有更高的文明素养。也即是,除了具有辨别是非黑白的判断能力,逻辑、理性思维能力必不可少,最起码也应做到不媚俗、不盲从,用眼观察,用心思考。否则,对于某些敏感话题,个人无心的一句话,无关痛痒的一顿牢骚,在网络上都可能聚沙成塔,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其主导公众舆论、成就其实现个人利益的阶梯。
至于要不要“痛打落水狗”,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但首先,这得是条“落水狗”。如果是,那打的人自然名正言顺、师出有名;如果不是,却群体无意识地攻击,那明朝末年袁崇焕的悲剧又将重演;还有第三种情况更应值得考虑:如果是的太多,无论愿意的不愿意的最后都跳了水,那恐怕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如何将水里的妥善解决,让还在岸边徘徊的不再跳水、没有机会跳水。显然,曾经的历史,当下的事实都说明,这不是个仅仅用杀鸡儆猴的威慑力就可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