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公文”何以屡叫不停?
11月3日,张家界市委宣传部就近日网上热议的“湖南开会推介河南景区”事件,通报批评了该市政府公众信息网,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3日新华网)
当科技界的克隆胚胎技术宣告成功后,现实里的种种“克隆”现象也就越来越屡见不鲜,就拿政府公文吧,领导讲话、经验总结之类的“克隆”件接二连三地问世,尽管备受舆论挞伐,相关事件当事人也受到相应的处分,“克隆热”似乎势不可挡,这不,现在竟然闹出了“湖南开会推价河南景区”的笑话。
去年6月,贵州修文县政府“克隆”邻县工作汇报,结果让细心的国务院安全生产督查组成员发现了破绽,结果没能蒙混过关,搞得相当狼狈;就在上个月,河南省桐柏县程湾乡在“克隆”睢县“林业生态建设的三个特色”,结果刚刚拿到网上展示,就遭到一片板砖,被网友们讽喻为“双胞胎政绩”。
一件件“克隆公文”杰作的面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类现象绝非个案,只不过有的克隆技术过硬一点,克隆手法隐蔽一些,因而没能让人轻易地瞧出瑕疵。过去有“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说法,但抄也得抄出水平,得结合自己的东西“改头换面”,加以再修饰、再润色才是,可偏偏眼下竟有这点功夫都懒得花的,终于弄出了湖南开会推介河南景区这样让人忍俊不禁的笑话来。
克隆公文的风气何以盛行?笔者觉得无外乎这么几点:一是因为“懒”,怕吃苦,走捷径,资料查查,网上搜搜,稍微整理一下交差,有的则干脆破费一点,吃公文代写网站代劳,而这些网站的写手无非也就是在网上找点类似的材料稍微改动一下,如此怎能不漏洞百出?
二是因为“难”,上面布置的一些工作,本地、本部门本来就没有积极行动去落实,更谈不上取得什么成绩,有什么值得总结的亮点,但总结汇报却是少不了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好现在网络信息发达异常,“克隆”全不费工夫,到网络上支向人家“取经”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三是因为“浮”,少数领导工作作风浮夸,官僚主义习气严重,对于公文懒得去认真把关,对于其中的内容是否实事求是、有无名不副实、有没有过于拔高往往并不过问,只能能得到“上面”认可、表扬就行,于是“有心人”摸到了领导的“脾气”,干脆来个“克隆”法,轻松蒙骗过去,乐得个逍遥自在。
看来,“克隆风”的滋长,不只是个文风的问题,同时更是一个官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