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人们把许多家庭普遍存在的“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这三大问题说成是压在我国普通百姓身上的新的“三座大山”。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够确切的,应该说,这三大问题只是构成大山的几块巨石,而当今压在我国广大人民身上的真正的新的“三座大山”是:市场上的垄断、官场上的腐败和社会上的黑恶势力。
一、市场上的垄断,是构成新的“三座大山”的经济基础
市场经济的根本特点是自由选择和平等竞争,并由此决定各种商品的价格,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有效的利用以及所创造收入的公平分配。可是在缺乏平等竞争的垄断条件下,垄断厂商凭借自己的垄断地位,可以通过高价出售和低价收购,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这种依靠牺牲他人利益而发财致富的垄断经营,正是当今压在我国广大人民身上的第一座大山。
就拿住房问题来说吧,正是高房价产生了住房难。那么房价为什么不断上涨呢?有人简单的以供求规律加以解释,认为经济增长,对住房需求增加,供不应求,房价必然上涨。“房价上涨会吸引更多开发商来盖房子,反过来,房价下跌,开发商不盖,房价也就上去了”(某房地产大亨语)。乍听这话似乎很有道理,因为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大于求,价格下降,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然而,这些人却忘记了市场经济的另一个基本原理,那就是,供求规律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其基本条件是要有充分的竞争。我国这些年来的房价上涨,固然有经济增长引起住房需求增加的原因,但涨到目前这个程度,而且只涨不降,很明显主要不是由供求关系,而是由于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垄断引起的。——由于房地产商的垄断地位,因而他们就可以通过捂盘惜售等等手段来抬高房价。——而房产的买方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因此,有人提出我们大家“不买房”,想以此来压低房价,是不可能的。——特别是“住房”是人们基本的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价格再高,也还得买!——同时,还要看到,“住房”不单是消费品,同时又是资本品,有的人看到在房地产垄断条件下,房价只升不降的趋势,就会投资炒房,从而就更增加了对住房的需求,加剧了房价的上涨。所以在房地产垄断的条件下,房价就确实是只会涨不会降的。垄断是导致近些年来我国房价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是造成高房价住房难的真正的现实的根源。
高房价引起的住房难,只是由垄断引起的诸多问题的一个方面。事实上,除了住房,其他商品也无不如此。当前,我国许多重要的行业,不只是某些大型的私人企业,更有大多名为国有的企业,实际上也多已成了为追求高额利润而经营的垄断企业。水、电、煤气、邮政、通信、交通、银行、………以至死人缤葬,它们的价格无不远远地超出了成本,这类企业的职工待遇,远远超过其他企业。
在这里,有必要区分集中经营和垄断经营这两个既有联系但又有本质不同的概念。随着生产技术和社会化程度的发展,商品经营有一个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集中的大规模经营(1)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降低成本;(2)有利于进行专业分工,提高专业化水平;(3)有利于研制和采用新技术,提高效率。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鼓励企业的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实现集团化。但是,这只是由生产技术决定的集中经营,还不是垄断。经济学意义上的垄断经营是指能够凭借自己的实力,自行决定自己的产量和销售价格,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经营。如果一个企业只有生产经营权,而不能自行制定价格,那就不能称这类企业是垄断企业。例如,我们的国有企业,企业只有生产经营和管理权,而产品的价格则应由国家按整个经济发展的要求来制定,而不是服从于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种不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以获取高额垄断垄断利润为目的的企业,就不应称之为垄断企业。
问题是,按理来说:我国国有企业不应该是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的垄断企业,国有资本参与某种生产经营,不是为了这个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而是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利益和人们福利的最大化。因此国有企业产品的价格就不能是由企业自身,而应该由国家来制定,其价格一般与经济学成本相等(即完全竞争条件下所决定的价格,从日常或会计角度来看即取得正常利润),以至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低于成本,即使有的有时定为高于成本,其超额利润也是要用于扩大再生产,而不是单纯地用于增加本企业人员特别是领导的收入。但现实的情况是:目前我国许多国有企业,也是同私人垄断企业一样,由企业自行决定自己的产量和销售价格,以求使自己利益大化。所以,目前我国不少所谓国有企业,“国有”只是一个名,实际上已转变成只为企业自身获取垄断利润的垄断企业了。
因此,垄断,不管是私人的还是“国有”的,都是凭借自己的垄断地位,能够通过自行决定价格来榨取高额垄断利润,成了当今压在我国广大人民身上的第一座大山 。
不至如此,垄断企业有了垄断利润,因此就有可能把垄断高额利润的一部份通过贿赂或变相贿赂的方式来收买掌握一定权力的政府官员,造成了政府官场的腐败,成了压在广大人民身上的又一座大山。
(待续)
论新的三座大山——垄断、腐败和黑恶势力(二)
论新的三座大山——垄断、腐败和黑恶势力(一)
评论
编辑推荐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