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里话外: 推迟的人生规划


    最近一年,随着80后的一代进入工作岗位,现在大家都在讨论80后的思想和行为。
    一次,与客户聊起80后的特点,说到,80后普遍的很自我(这时有人出来纠正,说从专业上来说应该是很“本我”)。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并认为这是有理想有目标的表现。
    但是,这一代人也时常困惑,困惑来自于他们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但现实总是不如人意。一方面是对理想的畅想和渴望,另一方面是对所有事情的无所谓态度,当他们发现现实与想象不同的时侯,就会放弃,就很潇洒的离开。这也算是一种心里调节和平衡吧。
    我认为,一个人没有理想、没有规划是不行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明白“人生的轨迹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人生规划,最本质的是规划人生的态度和原则,而不是对事物、事情的好坏的主观选择。那不叫有理想,那叫有成见。
    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只有80后才有,每个时代的同龄人中都会遇到,在我年轻的时侯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只是有很多人想不明白这一点。当然,想明白了的人,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所以,我建议年轻人,在择业、从业道路上,采用“推迟的人生规划”。将人生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做你不得不做的事情,做好它,用实际行动    证明你做什么事情都不比别人差;第二阶段,做你想做的事情,因为这时你已经有了“想到做到”的能力,你也有经验、有资历来规划你想要做的事情了。
    纵观古今中外,推迟的人生规划是一种睿智之选。
    苹果的CEO乔布斯,一开始并没有创办伟大IT公司的想法,他在凭自己兴趣在做事的同时,明白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唯有做好了,才有资格进行再次选择和好坏判断。所以,当机会来临的时侯,他把兴趣班上选修的艺术字体放到其发明的第一代mac机器上,一下子将呆板的打印字体进行了一场革命,赢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那是苹果真正成为一个被人民喜爱的名字的开始。
    所以,我认为“推迟的人生规划”不是无为之举,恰是有为、有心、睿智之选。无为和有为是辩证的统一。
送上我二十年前,还在青少年时期自编的两句:“无为本是平常事,成功自在有为人”。

 

欢迎访问延展咨询 http://www.extans.com/

图行天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佳文欣赏:
    北京人三仇:仇富,仇富,仇沪。上海人三愁:愁外,愁穷,愁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