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性的背离是否重新成型?


       说到背离,在下跌的过程中可能投资者关注得更多的是技术面背离带来的机会。但是从1664到八月份的低点都在证明,其实技术背离比市场背离更能提示中期的走势趋势。在经过连续下跌之后,市场的分歧造成后市震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指标的判断准确性受到一定制约。这个时候静下心来看看市场背离是否存在或是寻找下一个起点的时机。

       透视一:宏观面的背离是否存在?

       对于市场面的背离,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去认识。宏观方面,近期的热点在于两个。

       迪拜财政部11月25日要求债权团到明年5月为止冻结房地产开发商Nakheel及其母公司“迪拜世界”的债务,以便进行债务重组。这一事件使得国际重大投行瞬即调低了阿联酋的国际信誉程度,市场把这看作是金融危机二次发难的现象之一,给周四晚间欧洲股市走势造成比较大的打击。论点之一:迪拜事件是否造成影响。

       另一个消息实际上是关系到资金面的两大事件的合并。周四民生银行在香港上市,在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之下,市场普遍猜测银行需要大额融资来确保运行,民生在港上市加重了这一担忧。另一事件是关于央行的。央行连续几周在公开市场中有发行票据的动作,市场认为这是流动性紧缩的一大体现。论点之二:资金面开始偏紧。

       对于论点之一,由于迪拜属于奢侈型消费的典型,因此就此判断是金融危机的二次影响,论据还是不够充分。作为国内,由于各方面原因限制,实际上与该事件所能发生的联系十分小,因此在没有证据表明事件将影响到全球经济的情况之下,我们认为目前紧紧是欧洲投资者的一种宣泄在对亚洲股市造成信心上的影响。一旦近期欧洲股市重新反弹,那么亚洲股指也将积极响应。

       对于论点二,我们首先看到短期对市场的影响还是存在的,但是反过来看,目前银行股在估值上已经较之前又增加了安全度,且回收货币或可以理解为对于目前经济复苏态势的承认,因此市场不必要因此过于悲观。

       透视二:行业的背离需要关注。

       在关注市场宏观面背离之后,还需要关注行业层面的背离状况。实际上近期下跌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题材股过度炒作预支了市场的空间。对于题材股,股价的提升在于市场对于某一热点的炒作,不是业绩上的支撑,这一背离情况也提示题材股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同时,在下跌之后,一些业绩具有支撑的行业上市公司也将会体现出股价与市场价值低位背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