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人类道德的至高境界


  近来,湖北的“邓玉娇案”,上海的“钓鱼执法”,北京的“音乐学院老教授受贿”等媒体报道,表明了我们的社会太缺乏职业约束,这是整个民族的耻辱和堕落,也说明某些人道德价值与精神信仰的低下和荒芜。

  德,甲骨文(1)的左边是“彳(chi)”,在古文字里是表行动的符号。其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上是一条垂直线,表目光直射之意。因此它的意思是:人行动要正,而且“目不斜视”,这就是“德”。金文(2)更全面了,“木”下又加了“心”,即目正、心正才算德。

  我认为,慎独,是人类道德的最高境界。

  《论语》里有一个故事,“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什么意思呢?孔子为了政治原因,单独去见南子王妃(作者注,此女人最是淫荡!),他的好学生叫子路的不高兴。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竟然向学生发下毒誓:我要是做了违背天理良心的事,就让老天爷惩罚我,让我不得好死。孔子很有人情味,他很紧张这件事。这里我们看见了一个洁身自好、冰清玉洁的圣人形象。这是一个两千年前一介公民慎独的最好例子。

  他还告诫我们做人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

  孔子孜孜矻矻传播东方道德文明的同时,在爱琴海科斯岛上的巨大法国梧桐树下,另一位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也在谆谆告诫他的弟子,这就是希波克拉底誓言。该誓言主要就医生这一特殊的职业道德提出了很细微、苛刻的规定。在当地任何要从医的年轻人都要在这棵大树下宣誓。它带给人类职业道德一片浓浓的绿阴。

  令人欣喜的是,长江大学英雄集体的舍己救人的行为,再次让我们目睹了东方这一传统古国的文明与道德的熠熠生辉。他们的死重于泰山。其精神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请记住,慎独,人类道德的大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