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开电脑,《国土部重拳打击囤地细查“批而未用”土地》的新闻跃入眼帘。笔者看到文章标题着实惊喜,国地部这次要动真格的了,可是看完全文,笔者怎么也激动不起来了。这次国地部给民众的感觉依然是“只闻雷声不见下雨”。因为通知要求所做的工作依然是基础工作,是为科学规划、客观决策等服务的,并不像文章标题所说,重拳打击囤地。
今年以来,面对高房价,面对开发商所指的“地价推高房价说(地价往往占到房价的30-40%)”,国地部相继开展了系列工作,一是调查商品房地价,二是下发了《关于开展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调查的紧急通知》,再就是本月20号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批而未用”土地核实工作的通知》等等。
从以上国地部的动作来说,工作开展了不少,又是调查,又是下发文件(意在打击囤地),可是实际效果不显,给民众的感觉就是“只闻雷声、不见雨点”。国地部的动作有吓唬开发商之嫌疑,有吊民众胃口之嫌疑。
其实,国地部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开发商是吓大的吗?他们怕吓吗?国地部第一次“打雷”时,开发商还心惊胆战,多次只听雷声不见下雨,他们还怕吗?再说他们一是手上有钱,这个有钱就能使鬼推磨呀,二是与地方政府有一腿,靠山硬,能被你吓倒吗?国地部第一次“打雷”时,民众可能欢呼,可是多次只听雷声不见下雨,民众还能对雷声有感觉吗?国地部要想取信于民,就必须来场及时雨,最好是下场大雨。
根据土地法相关规定,囤地是浪费土地资源的行动,打击囤地是国地部门的法定职责,况且打击开发商囤地,利国、利民,将国与民的利益高度统一起来了。因为收回闲而不用的土地既可增加政府再次出让的收入,又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又规范了土地市场,大大降低“炒地皮”之非法行动,还可为房市增添房源,利于房价的稳定,利好于民。
国地部放着利国利民的法宝职责而不为,其个中原由值得深究。国地部不履行打击开发商囤地之行为,其实质就是在行政不作为、就是在渎职。要想根治开发商囤地,就必须根治国地部的行政不作为、渎职行为,要想根治国地部的行政不作为、渎职行为,就必须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让不愿作为、不敢作为、不能作为的行政执法人员滚蛋,这可能才是根本之策。
再闻国土部“雷声”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