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正街的拥堵恐怕不单是交通问题吧?
------亲临汉正街周边道路难行带来的思考
文/汪华斌
今天有位老板见我的西服旧了,就要我去她公司买几套内部价的西服;盛情难却,我就坐小车去了她的公司。由于这家服装公司在汉正街,而且汉正街车多人多是早有耳闻的;所以我们的车就是从汉阳的晴川桥上走,目的就是为了不堵车。然而当我们来到晴川桥上;却发现这里成了卸货场,有全国各地的大型货车就在这里卸货;结果这里竟然成为了我们难以逾越的堵点。后来别人建议我们不要开车了,因为汉正街根本无法通行。
当我们下车后才看到,这里有大量车辆就在晴川桥上卸货;然后再通过人力或三轮车转运到汉正街,所以这里的交通要道俨然成了一座空中货场。在这里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全部堆着各种货物,搬运工人忙得不可开交;所有的过桥车辆根本无法前行。当来到汉口时,发现汉正街第一大道和沿河大道上的车辆果然堵得水泄不通。这就是我们的汉正街,而且是批发市场的汉正街;周边的交通几乎陷入瘫痪。我们搞管理的知道,批发市场的物流不畅;就意味着这市场距离死亡不远了。因为批发市场最大的功能是物流保证,而现在的汉正街是外面的进不来;而里面的又出不去,这批发市场实际已经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当然虽然汉正街这市场的正常功能失去了,却产生了其它附加功能;如交通拥堵直接导致汉正街的物流费用飞涨,据介绍以前人工搬运一个麻袋的货物收费4元,而现在却涨到15元;搬运一个大麻包的货物收费也由5元涨到50元。此外是各种各样的黑交通工具全部出现了,如汉正街一带黑面的、黑的士、麻木泛滥;它不仅经常造成交通拥堵,而且直接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汉正街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而且的确红极一时;也培养了不少当时的万元户和现在的私营老板,所以上个世纪武汉市还把这里当成重要的税务来源。然而随着全国各地的商业物流的正常,我们的汉正街一度成为搜刮湖北农村钱财的桥梁;因为当时广东、福建和浙江那里送假冒伪劣商品货到汉正街,而从汉正街带走的全部是现金。这种不正常的单边物流,竟然没有引起我们政府官员的重视;反而还在新世纪大量投资改造汉正街,把原来的平房全部改成了高楼大厦。
可惜的是,虽然这里的经营面积翻了几番;但因为这是老城区,因而周边的交通却成为市场运行的瓶颈。首先汉正街地处武汉市的中心城区,没有任何公路交通能成为汉正街物流的桥梁;其次当时唯一的水上运输现在也被淘汰了,结果远程公路成为汉正街目前唯一的物流通道。结果是白天进货的货车不能进中心城区而中断物流,而晚上却又造成到处拥堵;所以任何车全部如蜗行。这就是我们改造后汉正街,它终日在瘫痪中等待;等待那迟早要到来的消亡,这就是我们的汉正街。
在这样的现实下,我们的政府现在又开始要在二环线外建批发市场;因为按武汉市的有关规定,大型货车不允许白天在市内穿行;而汉正街的小商品全部是用10多吨的超长超高货车运来的。先不说当初汉正街改造的论证不足,就是现在新投资也是天文数字;而汉正街的改造投入还没有见到效益,倒是直接给老百姓造成了痛苦和困难。看现在的汉正街周边,不仅车与车几乎是头贴尾挤行;而且连行人都插不进。再加上汉正街现在的楼房大量闲置,这应该是谁的错呢;难道真的是交通问题吗。见到这里的交通警察忙碌的情景,我真为我们这不负责任的项目而愤慨。如果我们在汉正街改造时就把批发市场改在二环线附近,如果我们在汉正街改造时把这里改成商住区;那我们现在这里应该是很好的悠闲区。可现在一方面是大量的资产闲置,另一方面是交通终日拥堵;带来的是老百姓的苦不堪言,而且还没有经济效益。
我们现在的城市建设具有普遍性,全部是在城市周边设几个开发区;而老城区的改造,除了政府机关和大学快速扩大建设外;其它的竟然全部是依原功能改进。所以汉正街的改造虽然把原来赚的钱全部投进去了,却成为死亡之路。要不是前两年汉正街一场火灾,使6000多家加工厂从市场迁出;这里的问题还要严重。而现在这6000多家加工厂又有新问题;那就是千家万户每天要运货返厂,同样也是货运压力陡增。这就是白天外地大型货车不进汉正街,而汉正街依然水泄不通的原因;因为这6000多家加工厂全部用面包车和小货车,所以才使汉正街成为永远的拥堵。
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的城市建设永远忙不过来;就因为我们这样的规划与工程,结果我们永远在修了拆;而拆了又再修中忙碌,因为我们是一个不讲究投入产出责任的社会。也正因为这样,才有我们今天汉正街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