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福洪
新近所看到的信息,大多是关于能源不涨价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了,如天然气供应不足;世界源油价格上涨到近80美元一桶了;又传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2009年10月演员工资单(宋丹丹:2752.32元;徐帆:2920.67元;陈小艺:1720.06元;何冰:2558.99元;胡军:2175.17元;丁志诚:1817.38元)等。这些情况集中反映出一个重大问题: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分配结构都需要调整升级了。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结构调整、生活水平提高,集中到一点就是涨价与涨工资。
1、只涨价格不涨工资,居民生活必然下降,企业利润上升——这是2007~2009年中国的现实状况,但因与世界金融危机共同作用,只凸显金融危机的影响,淹没了价格与工资上涨的矛盾。
2、只涨工资不涨价格,企业生产经营就无法进行,其生存就存在问题。估计中国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企业与垄断企业)的话语权大于老百姓的话语权,还有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
3、工资与价格都不涨,一则,少数企业经营发生困难,国际市场份额高的商品供应短缺,稀缺资源产品涨价呼声极高。如目前的油、气、水等涨价要求。二则,居民生活发生困难,有资源优势产业、有垄断权的行业、有技能优势的人群等,就会花样百出,创收门路潜在力量就发生作用。
4、膨胀预期压力下,没有计划地涨价与有计划地涨工资、涨价格,社会矛盾呈两种状态。膨胀预期压力下,无计划涨价,社会矛盾大;膨胀预期压力下,有计划地涨价、涨工资,社会矛盾小。
中国目前正处在第三种状态,因此,2010年社会商品价格上涨与工资全面上涨势在必行。但全面上涨的价格与工资必然加大生产成本。对外,如同人民币升值;对内,就有三种情况:一是价格、工资调整合理,促进产业调整,缓解社会矛盾;二是价格、工资调整不合理,在新水平上产生新的结构矛盾,旧矛盾有的没有解决,还产生新的社会矛盾;三是价格、工资调整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产业调整和经济发展二者不可兼得,同时,解决了一些社会矛盾,另一些矛盾有的得到缓解,有的仍危机存在。
“合理”,是相对的,没有100%合理的政策,由制定政策的人们认为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来决定。价格与工资、经济效益与结构调整,是经济的两对矛盾着的孪生兄弟。什么时候解决好了这两对矛盾,经济质量就高,增长就有效益;如果没有处理好,经济增长就是没有质量的增长。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中国的工资和价格不涨不行了。怎么涨,有学问,也有胆略问题,更有社会力量的博弈因素在里面。
2009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