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海归创业公司看国家或ZF投资的失败


       最近又见了点世面,到一家海归创业公司工作了半年时间。这家公司由政府和风投共同出资500万共1000万组建。老板是海归博士,当然也是有一定能力的,能拿到不少资源,也是全心全意的想做一个项目。问题做的是自己不太懂不太有把握的项目,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困难重重,而且还没赚钱。但是钱已经烧的不少了,1000万加上ZF担保借银行的500万,至少已经烧了1000万,接下来是怎么样我不知道,因为我已经离开这家公司了。

      这样一个结果当然是ZF绝不愿意看到的,跟它的初衷肯定相悖的。ZF的初衷当然是好的,想要培养民族企业,想要拉动就业,民间资本追求回报,不愿意动,ZF就出来带个头,树立一个榜样~~~~实在不行还有点ZF资源,帮这个公司一把~~~~。成功了官员功成名就,报纸新闻大肆报道,失败了大家都不知道。于是就有很多博士,“长江学者”诸如此类的回来,学习开公司,当一回老板,成功了就是模范,公司老总。失败了有很多经验可以学习。反正不是自己的钱,没什么把握也没关系。他们玩的就是这种把戏。

     我们普通民众根本不知道这样一回事,ZF就偷偷的把钱拿去投资,然后就损失掉了,报纸上永远也不会有报道,新闻也永远不会有这种不“河蟹”的事情。当然,买彩票都有中的时候,也许有一家这种创业企业能够起来,做为典型,做为榜样,ZF可以大肆宣传。关键还不在于此,关键在于ZF官员没有资格拿不属于它的钱,银行的钱来做投资。中国ZF一向以为它的财政,税收就是它的钱,今天盖个这个大楼,明天搞点投资,随便怎么花,它从来就没想过这个钱不是它的,是我们的,所以它如此的草率。

     当然官员的投资水平还是很“高”的,这种行为的结果我们已经看到,比如说像是“汉芯”就是一个例子,中投投资黑石也是一个例子。今年的4万亿会不会有所不同呢?那我们就得指望别人的良心了,希望他们良心大发现,然后手气狂好,然后眼光像二郎神,然后一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