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这个词已被世人逐渐熟悉,它最初给人们的印象并不好:物价飞涨,卢布贬值,民不聊生。这些年,和周围很多人一样,我很少关注它。提起俄罗斯人,仍然不免让人想起那副“国际倒爷”形象——频频往返于中俄之间,倒卖服装及日用品。
因为要访问这个国家,我才关注起它这些年的变化。一了解才发现,对俄罗斯的评价竟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赞扬者说,俄罗斯的改革一步到位很成功,其目前出现的困难是暂时的,是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反对者说,俄罗斯的改革是失败的,人民生活很困苦,远远不如前苏联的稳定和高福利。这种改革太冒进,还没有认真准备好就想一步登天。
带着对这个国家新的好奇,我开始了俄罗斯之行。经过6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们到达了莫斯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非常老旧的机场,几百人挤在一个小房间等待入关,寥寥几个关口,工作人员慢条斯理地验证着每个人的护照,其速度之慢,让人无法忍受。他们对电脑不熟悉,打字只用一个手指头。我粗略估算了一下,有时候办理一个人的入关手续需要好几分钟,这是我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见过的。而且,不管排的队有多长,到了吃饭、喝咖啡时间,工作人员一定会把门一关,面无表情地一走了之。
据说,一到周末,这里的商店全都关门。我们经过一条大街,导游指着一片工地说,这里都已经修了好几年,还没有完工,最近当地媒体刊登了市民的强烈不满。
我很好奇地问,如此效率低下的国家,怎么养活它的子民?导游告诉我们,俄罗斯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出口石油就能养活大家。
而专门研究俄罗斯的学者对我说,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不尽人意,但对比前苏联解体后头十年,今天的俄罗斯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阵痛期。从2000年开始,这里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在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别看他们房价高,但他们的收入和支出比例并不低。过去,警察可以在公共场所随便查外国人的护照,并找个理由罚款。现在相关廉政机构出现了,只要你举报就会有人调查,大街上没人可以随便罚款了。这位学者还告诉我,俄罗斯走上了普选的道路,虽然不一定能选中最优秀的人才,但一定不会选一个不优秀的人。当然,这个国家现在仍有腐败存在,有些地方还很严重,但这都是前苏联遗留的产物。
这是一个曾经经历过辉煌的国家,人口只有1.3亿,拥有的土地面积却达17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领土面积的近两倍。鳞次栉比、美轮美奂的建筑物,让你对这个国家财富的威严赞叹不已。尤其在圣彼得堡,街道、桥梁、大楼历经百年风雨,依然领先于世界水平。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出现过很多世界著名的军事家、建筑学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它的芭蕾舞之美,让世人啧啧称奇。我们小时候就是看着苏联的文学作品长大的,《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等文学巨著,是其为世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但俄罗斯人骨子里透露出傲慢,是典型的大国沙文主义。在俄罗斯,任何一个城市的街头都只有俄文,没有英文等其他民族的文字,他们的机场和酒店也很少人用英文和你说话。他们认为,俄罗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世界是以俄罗斯为中心的。
我不是专门研究改革的学者,判断不了俄罗斯改革的正确与否。俄罗斯人活得潇洒,这一点我是体会到了,但他们还要为改革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真的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