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内源式机制


【报告名称】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内源式和外源式机制联动研究
【报告提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已证明,工业化是一国强盛的一种有效途径。所谓工业化,就是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其本质特征是专业化分工或生产组织方式的持续变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实行过前苏联计划经济工业化模式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早期市场经济工业化模式。这两种传统的工业化模式都曾经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它们都有一种共同缺陷,那就是没有把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和开发及环境保护结合起来,造成了资源的高度紧张和大量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所推行的新型工业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系统工程,它需要市场与创新联动机制、基于协同的企业集群化机制等内源式机制与应激—适应性机制、梯度转移机制等外源式机制相辅相成,以组成一个较完善的机制体系来进行有效推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关键性作用。
【报告目录】
1.绪言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2相关研究综述
1.3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研究方法
    1.3.2研究内容

2.新型工业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系统工程
2.1新型工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2.1.1新型工业化将在多维度统筹协调发展体制下进行
    2.1.2新型工业化注重内涵式发展方式
    2.1.3工业的发展从来都是与农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的
2.2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工程
    2.2.1保尔•罗默:点子加技术发明就等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2.2.2我国“新型工业化”重大历史任务之一: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
    2.2.3我国“新型工业化”重大历史任务之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内源式机制
3.1市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三者联动机制
    3.1.1概述
      3.1.1.1“市场”的经济学解释及道德责任阐述
      3.1.1.2科技创新释义及其与市场和制度创新的关系
    3.1.2基于产业层面的市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三者联动机制的作用
      3.1.2.1我国经济资源浪费严重、技术水平较低、经济负外部性较强
      3.1.2.2政府通过制度创新降低或消除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
      3.1.2.3产业融合化是新型工业化实现的一种基本途径
    3.1.3基于行为层面的市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三者联动机制的作用
      3.1.3.1通过制度的激励来推进新思想的教育和培训,加快思想的内化
      3.1.3.2通过制度的规范来营造一种尊重自然生态的社会环境
3.2基于协同方式的企业集群化机制
    3.2.1概述
      3.2.1.1企业集群的定义界定
      3.2.1.2我国企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3.2.1.3企业集群内部行为主体的协同性
    3.2.2企业集群内部的协调机制
      3.2.2.1企业集群内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是一种高度专业化分工关系
      3.2.2.2集群内的联合行动能产生一种“集体行动效应
    3.2.3企业集群化与城市化融合互动机制
      3.2.3.1集聚效应
      3.2.3.2外部经济效应
    3.2.4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企业集群化机制
      3.2.4.1循环经济的定义界定及其作用分析
      3.2.4.2循环经济理念新解:实现企业集群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

4.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外源式机制
4.1概述
    4.1.1我国对外贸易形势的简析
    4.1.2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简述
4.2应激—适应性机制
    4.2.1应激和适应性的释义
      4.2.1.1应激的定义
      4.2.1.2适应性的定义
      4.2.1.3应激—适应性机制原理的简述
    4.2.2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我国面临各种巨大的压力
      4.2.2.1全球市场竞争压力
      4.2.2.2各种贸易壁垒的挑战
    4.2.3“挑战性刺激”下的“适应性行为”
4.3梯度转移机制
    4.3.1我国与发达国家群体在科技知识的地位:低层次与高层次
      4.3.1.1我国先进的科技知识还是一种稀缺资源
      4.3.1.2我国边际生产力相对较高
    4.3.2市场机制作用下高层次科学知识向低层次转移
      4.3.2.1我国引进和利用外资的现状
      4.3.2.2吸收与融合将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持续发展

5.内源式和外源式机制联动中政府的作用
5.1内源式和外源式机制的联动性分析
    5.1.1内源式机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制约着外源式机制的作用发挥
    5.1.2外源式机制需要借助内源式机制来充分发挥作用
5.2内源式和外源式机制的联动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
    5.2.1政府的“有形之手”:激励与规范行为主体的行为,提供有效的政策体系
    5.2.2政府的“无形之手”:提供和推广人类长期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基本价值观
5.3有效推行对外开放
    5.3.1“有效”的重要性
    5.3.2如何有效推行对外开放

6.结论

 

    [邮件交流][email protected]  

    [QQ交流287809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