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奥巴马在匹兹堡G20峰会上,提出来最重要的议题是要追求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说白点,就是希望中国多消费少出口。但在汽车消费领域,我想应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还敢说中国的消费不积极。2009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将达到1300万辆,毫无悬念的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冠军。在金融危机背景中,全球汽车巨头一片哀鸿之下,作为跨国企业的世界汽车巨头们为此,都分享到了这波中国消费狂潮中的大蛋糕。以通用汽车为例,今年前三个季度,通用汽车及其在华合资企业共实现销量129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5.6%。绝对堪称为在寒风中一支奇葩。在汽车巨头分享这波中国汽车消费的盛宴的时候,新的改变也在悄然发生。
第一个改变是中国汽车产业加速进行兼并重组。目前,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还不够高,整车企业超过130家,过于分散。 按照中汽协的统计,2008年国内汽车企业销量过百万辆的只有一汽、东风和上汽。前10家汽车企业产销占总量的80%以上。130多家整车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年产销不足万辆。为了改变国内汽车产业过于分散的局面,做大做强汽车产业,《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八大目标的第四条是,兼并重组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伴随着这种指导方针,今年中国汽车业重组步伐明显加快。今年5月广汽并购湖南长丰;上个礼拜,长安并购中航汽车。在这种大规模并购的背景下,跨国汽车企业在中国的生存环境与规则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铃木为例,以前在中国有昌河、长安两个合资公司。中国的汽车引资规定中,每家跨国企业可以也只可以找2家中国汽车企业合资。在长安并购中航汽车以及其旗下的昌河后,就意味着给了铃木一种新的机会。摆脱在中国目前表现不佳局面。想当年,来中国市场较晚的丰田何尝不是在一汽并购天汽后,腾出了一个名额与广汽结婚,最终让广汽丰田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大放异彩。这种并购重组,给了众多跨国汽车企业新的洗牌机会。
第二种改变来自日益严峻的贸易保护主义。在这次APEC峰会上,中国与美国围绕这贸易保护主义又进行了一次激烈地交锋。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全世界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最近,美国针对中国的轮胎、油井管的反倾销案,这对中国国内的产业无疑是种伤害。为了维护中国自身的利益,中国肯定也会对美国产的产品采取反击,不幸的是这次中国选择了源自美国产的汽车。这反倾销的对象,不但是包含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也包含了很多其他跨国汽车巨头在美国生产的汽车。当然,这里面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美国克莱斯勒公司。中国商务部“双反”调查将致使克莱斯勒旗下三大品牌9款进口车型悉数上榜。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7月,来自美国的进口车数量达到2.5万辆。由于通用和福特在华合资企业承担了绝大部分的销量任务,克莱斯勒成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中整车进口数量最高的企业,每年进口量在2万辆以上,几近达到从美国进口车辆总数的一半。这样的贸易保护战争对于在中国没有合资企业,或者没有全系列在中国生产的跨国世界汽车企业是一个潜在危险。宝马、奔驰属欧盟区域,但最近欧盟也对中国无缝钢管采取反倾销,中国是否也会仿照对美国的反击方式,目前不得而知。这种贸易战,确实给跨国汽车企业的生产、销售、战略布局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
第三种改变来自新能源汽车的开发。2009年中国福布斯杂志的首富来自生产做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在目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将有极大的发展机会。最近,雷诺.日产的总裁戈恩访华,很重要的就是希望在中国推动日产新研发出来的电动汽车的生产与销售。但是撬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肯定离不开政府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的双重支持。比如充电站的建设和购买的政策奖励。如何更好的说服中国政府对汽车产业升级更大的支持,是目前布局新能源汽车的汽车巨头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谁在其中抓到先机,谁就有可能在下一波汽车产业发展中提前上位。
中国汽车市场的这些变化,对于全世界的汽车巨头既是挑战更是机会。真正的强者自然会直面挑战,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