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用语现象浅析


  网络雷人雷语,从前年底去年初才开始流行的。从当初的“打酱油”、“很傻很天真”,到后来的“正龙拍虎”、“俯卧撑”、“躲猫猫”、“七十码”、“三聚氰胺”再到如今的“楼倒倒”、“楼薄薄”、“床脆脆”,这使得网络流行语的内容更为丰富,必将成为未来历史中的新的文化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网络文化现象。

  这些网络流行语,首先反映了社会道德水平的恶化。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价值观多元化,让中国传统的,占社会主流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声音淹没了。人们都沉迷于物欲追求神经麻木了,以前被我们用来批判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人情淡薄甚至亲情冷淡以及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等社会现象,如今早已侵入我们社会肌体,人们早已习惯,或者说“惯看秋月春风”了。我们口口声声讲中国特色,讲奋斗、讲市场竞争,讲国际惯例,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为自私找借口,为掠夺张旗帜的代名词;而所谓的感动,已经成为一种煽情的手段-------万千祖国花朵,居然喝着加了三聚氰胺的奶粉长大的,这个社会还有诚信可言吗?代表中国未来的“八九点钟的太阳”们居然睡在“床脆脆”上过日子,他们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能够保证吗?难道“床脆脆”能承担起祖国的未来?至于“楼倒倒”、“楼薄薄”这样的现象,是不是中国房地产业畸形发展的反映?难道政府就不应该反思,仅仅一句“追究开发商责任”,罚个几十万就了事?以往数百成千的案例已经用铁的事实印证了政府的公开采购、招标的千疮百孔。我们这个社会都需要反思,除了物质追求,还应该拥有最起码的道德回归,拥有最起码的社会道德底线,市场经济应该把三公原则当基本的游戏规则。

  这些网络雷人雷语,反映出了人们的义愤填膺却无能为力时辛酸辛辣的讽刺,同时更反映出,互联网作为社会舆论工具的重要功能------中国需要这个舆论监督工具,需要这个相对来说还比较自由的空间来表达民情情意。近两三年,各地群体性事件发生了不少,这是社会矛盾激化的反映。群众上访,影响不大,被当作皮球踢来踢去;而事关众多百姓,集体反映时,又被称为“不明真相的群众”聚众闹事;偶尔有公德心的媒体,有良心的记者大人或专家学者们讲几句真话时,又会被质问“你是代表党说话,还是代表百姓说话?”。如果互联网不存在,不能讲真话,那这个社会就会彻底闷坏了。

  这些网络文化现象,反映出在当前中国缺乏监督机制的社会体系中,网络完全实名制的推广缺乏社会基础,虽然实名制是将来必然的发展方向之一,但也不应该一蹴而就。网络中还有一句经典语言就是“在现实社会中用起名讲假话,在网络中用假名讲真话”,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固然网络中存在很多暴民,喜欢闹事搞人生攻击,网络欺骗现象也存在不少,但是网络的正面意义还是最主要的,这也许是目前网络实名制还无法真正完全推广的原因之一-------人民的声音需要一个表达声音的空间,一个以公平自居的社会,应该允许这个空间的存在。我个人认为,网络实名制,不仅是应当实行有限实名制,而且应该搞双轨制------是完全实名制还是有限实名制,还是完全自由制,应该听凭各网站自己选择。

  相关阅读:

  http://news.sina.com.cn/s/2009-11-13/044219037016.shtml

  http://edu.66wz.com/system/2009/11/02/101491627.shtml

  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091114/15701196.html

  http://www.chinanews.com.cn/estate/estate-lspl/news/2009/07-30/17970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