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严寒考验政府民本意识


自本月9日开始,河北省多个城市遭遇几十年一遇的暴雪严寒。在这样的特殊时刻,地方政府如何应对,是民本意识的一次具体考验。比如供暖问题,按照制度规定是11月15日,但是突如其来的暴雪降温,使城镇居民都期盼能够提前供暖。对此,媒体报道的石家庄市和沧州市两地政府不同的做法令人深思。

  根据报道,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在11月10日暴雪袭来的当天,就公开向市民承诺,凡是具备条件的热力企业,都要提前向居民供暖,所发生的费用,既不要供热企业承担,也不需要城市居民承担,而是由政府埋单;当天晚上20点左右,石家庄市委书记还和有关部门人员一起,到居民家中查看供暖情况,对于一些没有供暖的小区,有关部门还通过媒体向市民说明原因,使老百姓在风雪之夜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而同样是面临寒流突然袭来的恶劣天气,沧州市委市政府却是另一种做法。根据《燕赵都市报》11月11日的报道,面对沧州市居民同样期盼提前供热的愿望,该市不但没有像河北省其他城市一样提前给居民供热,反而于11月9日,提前为市委市府机关供热。一边是几十万市民挨冻盼暖,一边是市政府机关提前供热,难怪老百姓抱怨:大雪来临寒的是群众的身,政府如此供暖寒的却是群众的心。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党这样的工作思路和指导原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有其非常丰富和具体的内容,越是在广大人民群众遇到特殊困难的时期,越是对政府民本意识的考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一优良传统什么时候也不过时。在这次风雪降温面前,假如把沧州市委市政府的供暖情况反过来:城镇居民首先提前供暖,而政府机关人员仍然挨冻,或者政府机关也不采取提前供暖的方式,市民的抱怨也许没有这么强烈。

  面对同样的暴雪降温天气,通过石家庄和沧州两个市政府对群众供暖方面采取的不同方式,我们应当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什么是党和政府的温暖?在老百姓看来,既不是政府部门召开了多少次会议,也不是发布了多少文件,而是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是否挂记在心,认真去解决,如暖气不热,水管开裂、房子漏雨,孩子上不了学,低保人员到日子领不到工资等等。诸如此类老百姓生活中“小事”,政府有关部门都当作“大事”去认真对待和解决,那就是党和政府对他们最最实际的温暖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