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股市十一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迎得开门红。两市股指早间大幅高开后一路高走,沪指尾市站上2900点,报收于2911.72点,上涨4.76%;深成指报11801.2点,上涨5.3%,两市合计成交金额接近1500亿元,且收盘指数基本为最高点位。两市全日没有下跌股票。
有两大因素决定了沪深A股节后的上涨没有县念:一是市场自身的运行逻辑,节前的几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已经表现出空方进攻乏力的企稳止跌迹象,但做多力量隐而不发,市场自身酝酿着反弹要求;二是八天的国庆与中秋长假期间,境外市场温和上涨,尤其是香港股市连涨四个交易日逼近年内最高点,对A股形成了牵引效应。另外,出于对美元贬值的担忧,国际市场黄金等贵金属价格再次受到追捧,对A股中的有色金属板块形成了强烈的促动,该板块的大幅涨升对股指上行的贡献较大。
受节日安排影响,9日的市场运行显得有些特殊,使得这一交易日的表现也具有一些特定的指标意义。9日是十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因是周五,当日的交易也是首个交易周,在股指经历连续多个交易周的疲弱行情之后,9日、也是十月首个交周两市近5%的上涨,可以认为奠定了十月的基础。虽然受中石化、工行等个股巨额非流通股解禁以及创业板推出影响,我们难以具体预测月度股指上行究竟能有多大空间,但个股活跃行情可以期待。
从A股面临的内外部形势来看,笔者认为也可以为这一判断作一注脚。宏观经济层面,最新的预测认为中国经济全年增长将达到8.5%,由此判断,2009年三、四季度的中国经济继续呈现出逐季加速势头。而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境外机构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往往较国内投资者更为乐观,这也是港股近期持续受到追捧而不断走强的主要因素之一(得益于内地经济的回暖表现,最新的预测认为香港经济今年增长将达3%,远高于其他发达经济体的表现)。
在外部,经济复苏的预期总体也是看涨的,一个典型的印证是澳大利亚政府已经在考虑收缩扩张性货币政策而宣布加息,这是政府对未来经济信心增强的一个明确的标志。此外,最新报导与传闻称,日、中、澳与部分海湾国家央行行长正在秘密会商寻找国际石油交易非美元结算的可能性,虽然此景尚远(传闻称将于2018年付诸实施),但围绕美元国际地位问题进行的博弈将毫无疑问长期进行,这一因素将不可避免地向国内资本市场传导。美元贬值与人民币升值预期,直接的对应是A股市场资源类股票的“此消彼涨”式的波动。
具体来看,我们认为影响十月行情运行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业板及主板新股发行节奏。创业板脚步逼近,创业板IPO加速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管理层希望迅速扩张规模的焦灼心情,但市场扩容如何进行供需平衡,将考验决策智慧,也将对主板二级市场产生阶段性的重要影响。
二是中石化和工行大小非解禁后股价表现。中国石化10月12日解禁570亿股、工商银行10月27日解禁2360亿股。一般认为这两只股票的大非解禁影响主要集中在心理层面。
三是十月份展开的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披露。根据上市公司上半年及二季度的业绩表现,目前一般认为三季度业绩表现将至少与二季度持平,而市场的一个观察点是,如果认为中国经济2009年全能够实现8.5%的增长,经济表现是逐季加快的,那么这一预测是否会在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报告中得以体现,以及各行业景气变化又将如何?将直接决定着机构投资者无论是“自下而上”抑或“自上而下”对投资目标进行配置的具体行动。
四是境外因素的综合影响。欧美经济的复苏一波三折是一个常态,因中国因素使然,新兴市场与亚洲市场的复苏相对谨慎乐观于发达经济体。美元的国际地位问题、国际经济交往中正在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以及各国的政策协调问题等,都将是影响资本市场运行的“大是大非”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与上述其他因素在十月份的纠结缠绕,决定着A股市场大盘股指与个股热点的具体表现。而综合上述所有因素以及十月首个交易日(周)的市场表现进行判断,我们对十月行情并不悲观,至少在个股的波段表现方面不悲观。
A股红盘奠定10月行情基础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