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的同事以每张兑换9元的票价,看了一场《风声》的电影。该片与《建国大业》在颂扬爱国主义的手法上完全相反。该片的制作费用估计很低,人员也很少,场景也很简单,区区十个八个人而已。表达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一个叫“老鬼”的人牺牲自己保全“老枪”以为国捐躯。
电影的名字很好,给人以联想。不过这种风声,我们几乎是听不到的。直到最后,编导们才提示性的告诉我们,哪里曾经有过风声,为什么那是风声?
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也是倡导了扑朔迷离的手法,反反复复,真真假假,生怕你自己看出风声来,让你捉摸不透。等折腾、忙活了大半天,最后才自己给观众解释,怎么怎么回事?什么什么原因?为什么会这样那样的?
企业也是如此,一个产品的诞生,不是人为的创造或者模仿出来的。我们不仅仅需要过去的经验,我们更需要解决未来的办法。联想的top计划,他的解释总是为什么三星、柯达的top会成功?遗憾的是一直也没有给我们很清晰的联想打开市场的明确方法,最后,他们失败了。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听到“风声”,或者说没有听到准确的“风声”。
我们的企业也是如此,我们的上一代企业家:张瑞敏、李东生、柳传志、王石、任正非们总是说:“市场唯一不变的是永远在变”,也就是对“风声”的很好把握及有正确的判读和解决办法。
如今上一代的企业家们已经功成名就,他们的掘墓人隐藏在纷纷繁杂的大中小企业里?《风声》中的“老枪”和“老鬼”们也隐藏在其中。价值中国的林永青说:自己最看重的就是制度创新。这是根本性的彻底的改革精神。在经济危机的风暴里,谁能看出“风声”的迹象,谁能找出解决未来企业发展的良好模式,谁就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百年老店”本来是一个励志的大名词,如今它已经泛滥,都是因为听到了太多的“风声”。未来或者说下一步的“风声”是什么?应该怎么把握?让我们一起观察和聆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