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41年 庚子 汉景帝后三年
1、令郡国劝农桑户多种树;禁止官吏征发人跞黄金珠玉。
2、正月,景帝死(前188年---)。太子彻即位,年十六岁,是为武帝。文、景有清静恭俭、安养天下之称。《汉书 食货志》云:“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无事,……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手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伃伯之间成群。乘 牝者(母马)摈而不得会聚。”汉初的统治集团,包括皇帝,也包括当时的学者,他们有一个非常宝贵的精神境界,那就是什么呢?就是充满了忧患意识和务实求治的精神。清代学者赵翼的《廿二史札记》里面,有一节“汉诏多惧词”,意思是说汉代的皇帝发布的诏书其中有许多是有戒惧之心,充满了敬畏之心的,这是一个良好的传统,“汉诏多惧词”这种格局就是从汉文帝开始的传了许多代在文景之治时期,贾谊、晁错和贾山三位大臣的政论最有这种忧患意识。还有就是这个时期,非常重视非常重视制度建设,特别是其中的法律制度的建设,也非常重视勤俭从政宫室内车骑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汉文帝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是租率最终减为三十税一。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这就是轻徭薄赋的政策。在吏制度方面,择贤任能、是非分明。比如对待严吏郅都、外戚窦婴、直臣张释之以及同母弟梁王刘武。文景时期的官场政风,是以循吏占据了主导地位的,循吏的特点,和酷吏相对照的,关键的落脚点在于皇帝的旨意与国家法律的关系该怎么处,第二个方面呢就是循吏是奉法守职的同时,又要兼顾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