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评论网站TripAdvisor在本周五说,他们已经收购中国的机票和酒店搜索引擎酷讯,以此作为其进入快速增长的中国旅游市场的重要一步。作为以火车票起家、进而转型旅游搜索的酷讯,在风投的重大压力下摇摇欲坠,借此卖掉也未尝不是件好事,但卖掉多少,双方都没有透露,我觉得应该价格在1000-2000万人民币之间。
谈及酷讯的以往,有很多故事。在2007年的时候,酷讯网主管旅游的副总裁韩晓明突然离职,此时间据其入职不到三个月。其主要在于韩晓明与创始人陈华的经营战略存在严重分歧,难以达成统一,最终一拍两散。作为旅游行业战略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其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在入职酷讯后,并未能被接纳和吸收,相反导致韩晓明与酷讯的混乱现状格格不入,更重要的是,诸多针对性的改进混乱的想法受挫,经营战略更是南辕北辙,导致韩晓明这样的人才不得不选择离开。
酷讯在融资的光环下看似风光,其实压力重重,韩晓明的离职只是个开头而已。2008年底,酷讯网创始人吴世春和陈华相继离职,陈华则加入了阿里巴巴,从事搜索引擎方面的工作,传言这两位创始人的相继离职或因与投资方的分歧。曾有消息称,酷讯2008年6月从生活搜索转型旅游搜索,就引爆了创始团队与投资方的意见分歧。
酷讯尽管宣扬“搜索+交易”模式,在立足之本上却一直深陷泥潭,大肆制造垃圾流量和低质量客户交易的做法,显示出的是急功近利的心态,这只能腐蚀基本的诚信。
而更远一步看,在真实流量背后,酷讯面临第三轮融资的压力,或者干脆卖掉的选择,故而迫切需要一个有说服力的商业前景,否则很容易面临前功尽弃的结局。因此,卖掉也是在意料之中。
其实,酷讯选择卖掉,也是最好的出路。自转型旅游搜索后,酷讯面临着产品架构与盈利模式的双重压力,最让酷讯郁闷的是,有携程、艺龙、去哪儿、乐途、芒果等强大的竞争对手。在网络舆论上,酷讯的负面消息远远高于其他竞争对手,比起曾经有媒体报道称“酷讯旗下分公司广州酷讯因涉嫌群发诱导信息被当地运营商叫停”之类的负面新闻,这更是酷讯更急待解决的考验。
今年的酷讯,其实正在面临即将到来甚至是已经到来的存亡考验。三十六计,卖为上计。(文/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