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场人造板质量堪忧


为加强流通领域人造板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日前,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委托省人造板质量监督检验站对哈尔滨市的21家经营单位销售的4个品种30个批次的人造板产品进行了质量监测。抽检结果显示,合格11批次,合格率36.67%,不合格19批次,不合格率63.34%。
   
    此次抽检了对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胶合板、饰面人造板4个品种人造板产品的甲醛释放量、内结合强度、静曲强度、握螺钉力、吸水厚度膨胀率、浸渍剥离性能、胶合强度等项目进行检测。通过本次产品质量监测,发现人造板产品质量存在以下问题:从实验室对抽样产品的检验结果看,对于国家强制限制指标的甲醛含量,在抽检的30批人造板产品中甲醛含量超标的4批,占总抽检量的13.34%。由此看来,仍有部分生产企业为追求利益、降低生产成本而对胶粘剂质量要求降低,导致在胶粘剂热压固化过程中甲醛含量超标。

    在不合格的细木工板产品中,以板芯质量、浸渍剥离和静曲强度三项居多。分别占不合格量的100%、100%和55.56%。板芯质量不合格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芯板条的拼板离缝过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静曲强度。另外,浸渍剥离项不合格主要是因为脲醛树脂胶粘剂的质量不好或热压工艺存在不合理因素所致。
   
    在不合格的胶合板产品中,主要以胶合强度指标为主,这也是与脲醛树脂胶粘剂的质量和热压工艺有关,而胶合强度不好,直接影响胶合板在应用中易出现分层开裂现象,致使胶合板的强度下降。
   
    在不合格的中密度纤维板产品中,问题主要集中在内结合强度、握螺钉力、静曲强度及吸水厚度膨胀率指标上,上述指标也是中密度纤维板的主要物理性能指标,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为密度偏低、施胶量过小、热压工艺存在一定的问题等。
   
    在不合格的饰面人造板产品中,主要以基材为细木工板居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静曲强度、浸渍剥离、表面耐磨、芯板质量、表面胶合强度等不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