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宏进是否确实红过?


 

 

方宏进是否确实红过?

 

最近几天,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方宏进涉嫌诈骗被拘,是令人关注的社会新闻。以我的眼光,相关媒体对方宏进涉案的报道还是比较客观的。但在报道中提到有关方宏进的其他事情上,却有失客观、公正。

今天读到《东南商报》刊登的由《青年报》、《北京青年报》供稿的新闻。该新闻稿的内容以三节标题加以概括:最新进展:方宏进已被取保候审;作为主持人:红,只是一个传说;自己开公司:亏,一直都不顺利。

我以为,其中的第二个标题“作为主持人:红,只是一个传说”是严重违背事实的。就以该新闻稿的几段话作证:19927月进入中央电视台《观察思考》,之后还长期主持《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节目,并主持过央视‘三峡截流’、‘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大型直播报道。”“上海主持人曹可凡昨天告诉记者,其实方宏进从央视来东方卫视的时候,已经在央视不那么受重视了”“东方卫视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透露,跳槽东方卫视之后,方宏进也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么红火”。由此可见,所谓“方宏进不那么红”,如果是指他在央视工作的后期及到了东方卫视之后,论点和论据是对得上号的。但是,不可能是指方宏进在央视主持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期间。

而正是在那一时期里,方宏进的表现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以至认为他是出色的主持人。该新闻稿既然也列举了这些重要事实,又怎能在同一篇文稿中自相矛盾地得出以下看法:“方宏进的红极一时其实只是一个传说

中央电视台在中国是有特殊地位的。如果更具体地问一下:中央电视台的那些新闻类栏目产生过重大的社会影响呢?大约二十年前及更早时期,那时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无疑是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的。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却是由于那时中央电视台对电视新闻的报道具有垄断地位。时至今日,这方面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重要新闻的垄断性报道已经被打破。互联网对新闻的快速报道和连续跟进,是关键性原因。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早已失去了以往那样的社会影响力。前段时间,《百家讲坛》勉强可以算得上较有广泛影响的栏目。但它既不是新闻类栏目,实际影响力也不可能与二十年前的《新闻联播》相比,同样不可能与方宏进、敬一丹先后主持的《焦点访谈》相比。

另一方面,真实而具体的新闻、特色鲜明的新闻栏目,才是综合类新闻媒体的生命力之所在。现当代社会的媒体的新闻报道,由媒体自身采访所得、高度真实地反映社会状况的新闻,才是媒体生命力之源。从这个角度看——单就新闻而论,截止目前,以《新闻联播》形式播报的新闻,是有相当大局限性的。因为通常情况下,《新闻联播》是由播音员诵读有关部门(单位)提供的新闻内容。与之不同,《焦点访谈》才属于精心采访得来的新闻。方宏进的成名,也正是因为他是这样的新闻主持人。他在那一时期的成功决非偶然。他的成功,更意味着那一时期的中央电视台的巨大成功。这决不是什么“传说”,而是真实的历史的一部分。难道人们真的忘记了《焦点访谈》在那一时期的巨大影响力?例如,那时的新闻就讲到过,有一位国家领导人对《焦点访谈》相当重视并常常观看。

一句轻飘飘的“传说”,既对方宏进极不公正,实际上也对当时的中央电视台极不公正。能否客观、公正地评价人和事,尊重真实的历史,除了与评价者的能力有关,往往还反映了评价者的道德水准。

至于中央电视台作为媒体的业绩,单就新闻类节目而言,比起《焦点访谈》那一时期,可以说是明显退步了。现在还有那个新闻栏目具有中央电视台曾经拥有过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呢?诚然,导致这样的状况,也有客观因素,互联网对引人注目的社会新闻的快速报道、网民的高度关注与互动式评论,是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原因。但是,这并非说电视台这样的媒体在互联网普及时代会失去其重要性。因为,新闻的采访与报道,始终是综合类媒体的基本职责。电视台是否真正承担起了真实的社会新闻的采访责任、报道责任?怎样以更适当的形式(栏目)进行报道?这才是电视台要时时思考的,也是中央电视台要时时思考的。

200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