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引起关注

 

    10月12日人民币兑美圆汇率上升为5个月来的最高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望挑战今年以来的最高值,不排除刷记录的可能性。人民币兑美圆汇率在沉寂了相当一段时期作为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焦点话题将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它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内国内外资本流动、进出口贸易、资源产品价格、乃至国内资产价格变动,都将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人民币兑美圆升值预期已经存在,并且这可能是一个新的周期的开始阶段。新的升值通道已经逐渐形成(见图)。

 

    美圆因素

 

    我们认为短期而言,虽然传闻中的美国财政部每半年的汇率报告中可能提到中国有可能“出乎意料”地被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使得人民币汇率在这个“敏感时刻”有所波动成为一种猜测。但是更为直接原因,应该看到美圆汇率在近期国际市场大幅波动,才是主因。亚洲其他国家的货币兑美圆都出现了明显升值的现象,人民币兑美圆在此时升值并不偶然和孤立。如果此时人民币兑美圆不升值才是奇怪的事情。

 

    外部因素

 

    中国今年虽然外贸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影响有所下降,但是即使这样中国出口总量将首次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因此显得格外突出,容易成为汇率问题指责的对象。特别是最近欧元和日圆兑美圆都出现了明显升值后,人民币汇率问题容易受到国际“利益联盟”的“群起围攻”。主要国家现在分别以中国经济必须转型为借口,让中国对外出口有所“收敛”;同时采取多品种、多批次进行对中国出口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看似是在人民币汇率和或者中国出口商品数量上进行所谓“捆绑”式讨价还价的交易,其实已经没有这样轻松的空间了。主要国家就是要以“平衡世界经济”为口号,让中国无论是在汇率问题,还是在中国自我约束出口商品问题上,全面地让步。也许只保留了每个问题上让步多少还有商榷的余地而已。

 

    内部原因

 

    由于中国假日因素,大量在中国出口贸易商手中结汇美圆在假日之后,美圆动荡之时,集中汇兑人民币应该在情理之中。国内信贷投放已经出现了数量型收缩,人民币需求预期开始出现紧张,人民币需求量必然上升。另外澳大利亚央行率先提高利率,意味着全球升息周期进入了倒记时。人民币利率与美圆利率联动将在未来某个时间出现,使得人民币价值提升不可避免。国内关于人民币走出去国际化的议论是今年一大热点,因此也强化了人民币升值预期。看看今年人民币兑美圆再次出现升值起点恰恰与讨论起始时间段是多么吻合,就知道这一切完全不是随机事件。在吸引外资出现下滑和停顿之时,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可以使得外资流入再次被强化,因此中国政府客观上容易接受人民币稳中有升变化。

  

   争取主动

 

    既然人民币升值已经是不可逆转,那么中国应该争取主动,让人民币汇率灵活起来,吸收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出现的“亦步亦趋”“犹犹豫豫”,被热钱带着走的局面。利用二次人民币升值周期,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让过剩资金内外有序流动。并且让原有不能证券化的资产,利用此次时机进行资本操作。

 

 

                      图:近期人民币兑美圆汇率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