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帽”作为吸引人的噱头不可取!


  媒体宣传不应该是只以戴高帽,夸大其词作为吸引人的噱头。经济发展世人企盼,作为一个中国人,都愿意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安康,但看问题还是现实点好,我们要看人均收入,中国的人均收入仍然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中国经济不能总是以总量取胜,落到个人层面,弱点便无所遁形。以人均本地生产总值计,日本是中国的13倍,与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相比,中国的差距更大。
  中国的经济结构不平衡是需要我们长期完善才能改变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中国的整体经济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我们不畏惧并且能够坦然面对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正在积极实现由出口依赖型向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更加注重对于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些都表明中国治理经济不平衡的步伐正在展开,但任重道远,前途是光明的,未来的坎坷是显而易见的。
  这次金融危机正好为我国经济机构调整带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尽管我们担心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会带给我们一些更大的不确定性,但是,鉴于全球经济失衡确这一事实,或许我们可以在危机中借助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重塑全球经济秩序。 所以,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应当从过去出口依赖型的增长模式转向以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增长模式。目前改革还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调整产能依靠政府干预,这是计划经济的老思路,被经验证明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要进行改革,必须要进一步推行价格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财税体制的改革”。“总体上,结构调整是持续性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曹远征说。 http://www.cdugu.com/cnew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78573
  这表明,当下中国在实现增长模式转变的同时,还应当更加注重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特别是不能因为近期欧美经济指标出现好转,又开始奢想重新依赖外部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因为,欧美国家因“补库存”引发的增长效应注定是短暂的,在这一周期结束后,关键还要看私人需求能否迅速跟上。有鉴于此,在实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基础上,我们只有通过加快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才能真正促进经济增长。
  其实,这场金融危机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已促使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与重塑,中国主动选择了由出口依赖型向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刺激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变,“保增长,调结构”的调控目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的经济再平衡进程早已展开了。
  所以,中国不畏惧且能坦然面对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尽管这将使中国的出口及经济增长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当然,一旦中美两国都已开始了经济再平衡的调整进程,就意味着中美两国的经济增长模式都面临了短期调整和长期重塑的压力与挑战,但谁调整得越快、越主动,谁将重新确立在未来全球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影响与作用。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