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K183回家,中午12点多出发,见车就让,走走停停,到家已是凌晨1点多了,700公里竟走了12个小时多。原先未提速前走10个小时,大提速后反而慢了。想一下,明白了。铁路资源有限,要使部分列车提速,必须使部分列车让车,作出牺牲。K183这样不经大城市的列车,就成了牺牲对象,因为途径城市没有机场,铁路交通具有垄断优势,旅客选择集合小,没有更多的选择,而开往上海等地的列车,由于航空方便,铁路为了竞争,不得不提速,否则就失去更多的旅客。这样,大城市交通更方便,小地方交通更落后,出现马太效应。
有些改革犹同火车提速,有人获利,有人受损,不是帕累托改进,是利益重新分配。获利的人势力强,可以左右政策,推动有利的改革,阻挠不利的改革,受损的多是弱势群体,是改革的被动接受者。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社会保障制度,中央的保障高,地方政府机关、国有企业次之,农村的保障就最低。还有高考制度,北京、上海等地中学教育资源丰富,大学录取分数低,河南等地中学教育资源差,尤其在农村,但高考分数远远高于北京,不公平显而易见,高考制度却改不了,因为北京人有更大的影响力。还有工资制度,某大型银行总行机关普通员工年薪20多万,还不包括各种工资外福利,基层员工工作辛苦,工资不过3万多元,我的一个朋友有幸从基层调到总行,不用说大家也能猜到他的感觉。
其实,并非没有根治之法。给弱势的人一些权利,可以改变这种局面。比如让工会代表工人利益,而不是政府的代言人,只是搞搞文娱活动,工人的状况就会有很大改善,特别是农民工。美国工人的境况好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有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组织。让弱势的人组织起来,看是强势的人获得利益少,其实未必。比如,农民的福利提高了,一些极端的冲突就化解了,那些上访、群体事件就少了,仇官、仇富情绪也弱了,社会也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