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面临的第三次危机和机遇
丁守谦
南开大学信息学院教授
前言
我曾撰文写过“TD潜在的第二次危机及机遇”,并曾在网上广为传播,但自从胡主席、温总理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的多次提倡和批示,新上任的工信部李部长雷厉风行地执行中央领导的指示,科技人员日以继夜地战斗,终于使TD打响了奥运牌,第二次危机结朿。本应按工信部的布置,趁热打铁,大刀阔斧地前进,转化为新的机遇,形成一个大干快上全面铺开的崭新局面,实际上TD的推行者将重点仍放在2G上,喧宾夺主,而对3G的TD只是以一种响应号召的方式在执行,其效果是在“小步慢走”,该完善的没及时完善,该大力扩建的没及时扩建,以致民众对TD的信心不足,产业链的薄弱环节难以为继,就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宣称要在年底或明年初发三种3G牌照,其后果可想而知。大家不愿看到的TD的第三次危机又悄然而至。迄今为止,我仍然弄不明白为什么三种不同的标准偏偏要在我国一起实施?我期盼有大智大勇者能替我指点迷津,但未得到点拨之前,仍想把我的想法和盘托出,或者说成抛砖引玉也罢!
采用一种制式最理想
在IT领域中,无论是信息显示(如彩色电视)或信息传输(如移动通信)在全世界如能采用一种制式是最理想、最节约的,因而是最惠于人民大众的。这已成为人民的共识,也是国际组织(如国际电联)的奋斗目标。但由于各自利益的冲突,不得已而采用多种制式,但必须使其数量尽可能为最少。例如彩色电视全世界只有三种制式:美、日等采用美国的NTSC制,前苏联及法国采用法国的SECAM制,40年前我国还相当落后,不得已而采用西德的PAL制。各国一般只采用适合于自己的一种制式。从未见一国采用两种或三种彩电制式的。通信领域的3G时代,经过国际电联的评比,竞争、筛选,从所提的多种制式中,先也是选中三种制式作为国际标准,即欧州提出的WCDMA,美国提出的cdma2000,我国提出的TD-SCDMA(简称TD),以及去年又补上一种由美国搞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一些公司提出的制式即WiMAX,总共有四种制式可供选择。至于各国到底选那种制式完全是各国自己主权内的事。根据各自的国情和利益选择自己的制式。不容许人家说三道四。所以欧共体共26个国家就只选了由它们提出的一种制式WCDMA,从未提出它们还想搞美国的或中国的制式。这也是由于在2G时代他们只采用GSM制式取得了硕果的延续。以致在世界(包括在我国)形成了一个十分广大的市场。经过我国科技人员的艰苦努力,终于在全球迈进3G时代,我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制式TD-SCDMA成为一种国际标准,这应是具有“里程碑”式的大事。要知道,在信息化时代,第一流的企业出售标准,第二流的企业出售专利,第三流的企业出售设备,至于那些出售苦力的来料加工、组装的企业那就不入流了!因此当我国的企业已上升到可以出售标准的第一流水平时,理应就只选TD-SCDMA作为我国的制式,这似乎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或者说具有逻辑的必然。欧共体不就这样做了吗!在多年前TD刚成为国际标准时我们就一直呼吁着这个事,并解释这会带来太多的好处! TD也是个国际标准,因此也有利于世界漫游。由于全国只需统一建一种网,因此将达到最大程度的节约,芯片都是TD制式的,生产成本也将大大降低,功能提高,话费降低。。。。等等不一而足。 新近移动通讯泰斗级的人物美藉华人李建业博士在网上以及国际电信联盟赵厚麟副秘书长在给李进良教授的信中均发表言论表示中国应统一使用TD。与我们的看法正可谓不谋而合。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即三种制式一块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同时实施,而且是在现有TD还刚刚成长的条件下同时实施必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这在后面将重点说明。令人奇怪的是这种反常做法还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支持,什么“这才有利于竞争!”“这样才能激励中移动大干快上”。。。。等等,现在针对这样一些议论一一进行分析,以期拨开迷雾,让人看到庐山真面目。因为提出这样一些看法的极大多数都是希望TD能茁壮成长的好心人。
有人说釆用一种制式缺乏竞争动力
难道真会这样吗?先看看发展得较早的彩电。各国就只采用一种彩电制式,不仅有竞争,而且还竞争得十分激烈!在我国的彩电市场现在可谓五花八门。我国的以及世界各国的各种品牌应有尽有,难道它们还撕杀得不够吗?老资格的CRT以其性价比优良仍不肯轻易退出舞台,而新兴起的明星LCD、PDP电视正在一步步地扩大阵地,另一颗明星OLED电视机又在冉冉升起,竞争的结果,使产品五彩缤纷,性能提高,价格下降,确实惠及了百姓。请注意在我国的这些产品它们都是清一色的PAL制。其他各国的情况也莫不如此,各自只用一种制式,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不是都发展得很好吗?甚至我们不能得出究竟是PAL制好,NTSC制好还是SECAM制好的结论。它们都能满足对彩色电视的要求,都很好!这正满足大系统论的一个基本原理:等终极性原理。即起始点可以各不相同,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可以相同的。无论是彩电还是通信都属于这样一个大系统。各种制式也是经历过激烈竞争的,优胜劣汰,或融合各家之长而存在下来的。这在国际组织选定国际标准时早已完成,而后是进入各自完善的阶段。
3G标准也完全一样,在一个国家内只采用一种制式(标准)也完全存在竞争:例如英国和德国各有6个移动通信运营商,6个运营商都采用相同的WCDMA制式进行竞争。我国采用3G标准TD,因它也同时是一种国际标准,从运营商来说,我国分配了155MHz频率,足够多个运营商均使用相同的TD-SCDMA进行竞争。而对设备和终端制造商来说,国内外都可以制造并允许参予竞争,也同样会五彩缤纷,这同时也就回答了一些好心人认为这样做担心会闭关自守的问题。例如,起步得比较早的WCDMA就有上千种终端,这就是竞争的结果。何况我们采用的还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日本和韩国就没有我国这么幸运!),我国厂家节省的专利费何止千亿元!而且还可以带动相关的一大批产业,而国外的厂家提供TD网络设备或终端还要向我国交专利费呢!,致使一开始就使我国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
只采用一种制式是最大的节约。
这却是千真万确的。甚至这一命题具有普适性,几乎对哪一国都适用。理由不证自明。也可以用下面反证说明。如果三种制式都上,那麻烦就大了。因手机不同于一般产品,不像手表一样拿到哪儿都可以用,而是它必须先建一个全国性的大网才能使用,还得进行多次优化,否则这里能用,那里不一定好用。这谈何容易,首先遇到的就是找网址的困难,这次为什么北京建3G网显得有些滞后,主要问题就出在这个上面; 姑且假定能解决,但建一个全国性的网,动辄就要花千亿元的投资,建三个不同的网就约要三倍于此的投资。而且由于是三个网,各个网就要争取各自的用户,总用户是一个定数,因此是由这三个网来瓜分,就按平均分配吧,就只能各自拥有三分之一的用户,按麦特卡尔夫定律(Metealfe’Law)网络的价值同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即增加N个联结能够创造出N平方的效益。其所获效益不是降低为原有的三分之一而是平方关系,即只有原有的九分之一了。羊毛出在羊身上,到老百姓的实惠就只有原来的九分之一了。这就是使手机用户话费降不下来的主要原因。
此外,三种制式同时在一国内实现,分别持有不同制式手机的人互相之间起初是不能通信的,除非你拥有三部不同制式的手机或一部三模手机,或是只有等三个网进行能互联互通的改造后,才能相互通话,这些都是要花出代价的,这“代价”肯定又是由用户埋单。
再用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此事,本来由中国统一建设了完善的航线和机场系统,不管是中国飞机还是外国飞机遵从我国制定的航线规则(这就相当于制式)就行,现在却偏偏让外国的飞机各自另建航线和机场系统,这不是重复建设是什么?这不是大大的浪费吗?我国审计署曾察觉到了2G时代基站的重复建设及浪费问题,以致工信部进一步采用强制性措施来杜绝这种重复建设而引起的浪费,孰不知三种制式一齐上才是更大的重复建设,更大的浪费!
纵观历史,在我国,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背负着千秋骂名,而其统一文字、度量衡却博得美誉至今。在国外,由于2G时代当年欧洲统一推行了GSM,就促进了欧共体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GSM网的经验说明只有技术体制的统一,才能形成巨大的市场,才有大规模生产的工业。韩国IS-95 CDMA制式的统一,造就了韩国移动通信制造业与运营业的共同繁荣。在3G时代,我国统一使用TD-SCDMA其效益自然会比它们高出许多倍,因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比它们的大许多倍。中国通信市场潜力等于4个欧盟, 5个美国,10个日本,27个韩国。
有人说TD还不成熟,发三个牌照会激发它成长
至于说TD还不成熟,这看怎么说。TD是与WCDMA及cdma2000于1999年同时被批准为3G标准的。日本及韩国虽在2G时代,也有不错的表现,但就是没有被选上他们提出的3G标准,而只是融合到其他标准之中。说明我国的技术水平不俗,TD在当时还具有技术上的一些独特的优势,后被归结出五点,即
(1) 领先采用智能天线、软件无线电等先进技术。
(2) 频谱效率比WCDMA高两倍以上,能实现全球漫游。
(3) 组网没有呼吸效应,能保证各种业务的连续覆盖。
(4) 特别适合非对称的移动互联网业务。
(5) 设备成本便宜,仅及2G最便宜的GSM的一半。
但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对TD的决策长期犹豫不决,使TD产业化动手得太晚了点。2004年6月我国宣布TD-SCDMA手机测试取得成功,并曾承诺于2005年6月投入商用,(而不是目前的2008年4月1日才试商用),如果按照这一进程行事并继续推进的话,到奥运期间将是一个相当完美的系统,不仅能服务于奥运,同时还将“惠及百姓”了。但就在从4月1日开始,短短的数月时间内,调兵遣将,不仅打响“奥运牌”,同时是“零故障”率,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科技人员技术上的熟练及高超的应对能力。另方面也证明TD系统技术业已成熟,可大规模商用了。现在大家认为终端的品种少,业务还不够多等等问题,正是网络规模太小,缺乏竞争所致。奥运后到现在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给TD发展所留下的时间及空间均不够。按李建业博士的说法,应有两年的时间至少要发展100万用户以上才说得上成熟。因此对这样一个命运多舛的TD刚摆脱了“胎死腹中”的威慑,接着又摆脱被“扼杀在摇篮里”的命运,而才刚走向成长的过程中,马上就要和在外面历练了四、五年的对手同台角斗,正好比一个少年要和两个身强力壮的大汉搏斗,其结果可能是非死即伤。有些好心人想通过发三个牌照,让TD的推动者面临压力会促进TD快速成长,但商场如战场,在现阶段这一建议无疑是在纵容WCDMA及cdma2000对TD的夹击,不但不会促进,反而会促退,进而会挤压TD走向死亡。因此政府必须尽可能地想方设法给TD创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快速成长,并加以保护。即使强如美国,在2G时代CDMA初期也是实行严格保护的。94年以前严禁GSM进入美国根本不发频段给GSM,并没有让初生的CDMA_IS_95去经风雨见世面,如果让成熟的GSM和新生的CDMA打拚的话,恐怕今日找不到CDMA了。这样一段历史事实还不说明问题吗?没有一个政府不千方百计的保护自己尚属幼稚期的核心技术的。况且WTO还有保护一个国家幼稚产业的精神。确实我们并不希望TD成为温室里的一朵花,而是希望成长为能经风雨见世面的斗士。但选定的时间:应在成长后。空间(也就是角逐的主战场):应搬在国外而不是在国内。
新联通、新电信将何去何从?
电信重组使三家都将成为既有移动,又有固定的全业务运营商,认为这样就会形成相对均衡的电信竞争格局。电信重组通告明确了“改革重组与发放3G牌照相结合,重组完成后发放3G牌照。”最近工信部还宣布年底或明年初发3G牌照,并已提出发放之前还要做三项准备工作:
(1) 要这三家企业拿出发展3G的规划,并且以一定的方式告知社会,增强社会的信心。
(2) 既要投入拉动经济发展,又要防止重复建设。
(3) 要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
中移动已无悬念,确定专搞自主知识产权的TD了,而新联通、新电信将何去何从?难道一个就铁定了只能搞WCDMA而另一个就铁定了只能搞cdma2000?因为第一这是你们企业的申请,你们还得拿出发展3G的规划,并且以一定的方式告知社会,增强社会的信心。如果你们的方案增强不了社会的信心怎么办?第二、如果拉不动经济而又犯了重复建设的大忌怎么办?尤其是第三、你们在TD还正在成长期将TD挤跨了怎么办?敬请三思!
我虽人微言轻,但仍恳求新联通及新中国电信以贯彻胡主席及温总理发扬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指示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也拿出发展TD的规划,并且以一定的方式告知社会,增强社会的信心。这还有几方面的好处,可使TD的实力大大地增强,因将打算建WCDMA网及cdma2000网的费用全都用到TD上来,这样就可以很快地建成全国统一的TD网,又让这三个运营商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由于都在建TD网,彼此之间可以比个高低上下,否则只由一个运营商来建,缺乏比较,怎能说出个好坏来呢?虽然我们这样做是欧盟和美国所不希望的,但我们有我们的自主权,同时清华大学高旭东教授曾著文论述我们这样做并不违反WTO。加上在国际上由于法国总统萨科奇不听劝阻,独自接见达赖影响很坏,他又是欧盟主席,我们不搞WCDMA,实际上也是给他点颜色看。又由于全球经济次贷危机来自美国,美国有些自顾不暇,故也无力掀起大浪。1996年初,南韩正在研发新的CDMA系统,焦头烂额,而韩国电信公司被爱立信公司说服,向政府申请运营GSM牌照,结果遭政府严斥。只有CDMA系统才可运营,因此韩国内上下一心一意,努力不断优化CDMA,到1996年10月CDMA系统的用户已达到一百万,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搞成功的CDMA系统。如果当时政府发放了GSM牌照,则GSM的市场马上将CDMA市场抢占,CDMA也就没有机会去优化成熟了。一个人口不足5千万的韩国都能以国家利益为重顶住欧洲的压力,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难道不能理直气壮地宣称中国只上TD的正确决策吗!其实在上述引文中,我早己说过:我国只上TD才是上上策!
如果三个运营商都上TD,则可以以最低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效益,何乐而不为呢?只有用TD一统了华夏,才有可能将来“三分天下”,这将是我们下一步应考虑的问题。希望我国的有识之士,挺直脊梁,站稳脚跟,充分地利用这次契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进行这次拼搏,寻求新的机遇。至于成败得失,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注]:网易李铁成编辑约稿 于08-12-31下午2时在网易网站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