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务正业说读书
一年的光阴过去了,作为一个读书人,读过的书需要整理、总结一回。去年仍然读了40几本书(通读并作了笔记的),有一半以上的书读了真正有收获。这里以“不务正业说读书”为题,把这一年读过的12本非专业书给愿意读书的网友介绍介绍。先把书目、出处列出来,后面跟一小段笔记,使之能窥一斑而见全豹。至于你能联想到什么,我可无法去揣摩了。
去年的9月30日和10月3日我连载了一篇文章《国庆长假说读书》,其实读书的话题是说不完的。我总觉得:有人是用眼睛读书,图的是感官愉悦;有人是用大脑读书,学的是生存技能;有人是用心灵读书,求的是生命升华。我这里的读非专业书,显然不是为了生存而读,因此更值得交流。
清宫档案秘闻 冯伯群 屈春海主编 华文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囊萤夜读”,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囊萤夜读”中的穷孩子是晋朝的车胤,到康熙这里,已经传了十多个朝代,超过一千年,但康熙在承德的避暑山庄的夏夜,和身边的人一起捉了几百只萤火虫,放在绢袋里试验,结果靠着萤火虫发出的那点儿亮光,根本就看不清楚书上的字。
上学记 何兆武口述 文靖撰写 三联书店 2006年8月第一版
蒋梦麟、梅贻琦都是国民党党员,按照国民党的规矩,凡名牌大学的校长起码是国民党中央委员,可是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党气”,我做学生七年,从来没听他们嘴里冒出过“三民主义”之类的说教。
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 陈晓晨编纂 2007年5月第二版 星克尔出版(香港)公司
陈伯达是新中国开国基石《共同纲领》的草拟者,五十年代《毛泽东选集》的编辑者,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撰写者,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者。主要作品有:《论谭嗣同》、《评中国之命运》、《窃国大盗袁世凯》、《蒋宋孔陈——中国四大家族》、《人民公敌蒋介石》、《人性•••党性•个性》。
南京民国官府史话 卢海鸣等编著 南京出版社出版 2003年8月第1版
1948年3月29日,国民党“行宪国大”在南京国民大会堂召开。行宪就是按照《中华民国宪法》选举总统,实行总统制。会前,发生了“代表资格”问题的争斗。天津一个民选代表,抬着棺材到国民大会堂门口,声称“不进会场就进棺材”;另有颜洋滋等8人在会堂宣布绝食,以示抗议。4月19日,蒋介石以2430票(出席代表2734人)当选为中华民国总统。李宗仁、孙科、于右任、程潜、莫德惠、徐傅霖6位候选人经过4轮投票,李宗仁以1438票对1295票险胜孙科,当选副总统。
狂人刘文典 章玉政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
蒋介石冲口即问:“你是刘文典么?”刘文典冲口而出:“字叔雅,文典只是父母长辈叫的,不是随便哪个人叫的。”蒋介石一拍桌子怒吼:“无耻文人!你怂恿共党分子闹事,该当何罪?”刘文典:“我只知道教书,不知道谁是共产党!你是总司令,就应该带好你的兵;我是大学校长,学校的事由我来管。”蒋介石气得“腾”地站起身,拍着桌子,勃然发怒:“教不严,师之惰。学生夜毁女校,破坏北伐秩序,是你这新学阀横行,不对你撤职查办,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刘文典也毫不含糊,“嗖”地站了起来,不紧不慢、从容不迫:“提起总理,我和他在东京闹革命时,还不晓得你的名字呢。青年学生虽说风华正茂,但不等于理性成熟,些微细事,不要用小题目做大文章。如果说我是新学阀的话,那你一定是新军阀!”蒋立时火气冲天,大声的喊叫:“看我能不能枪毙你!”刘站起来一跺脚:“你就不敢!凭什么!”
远去的背影(政协人物记) 汪东林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5年2月第一版
1949年3月,黄炎培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下,辗转到达北平。第三天,北平市市长叶剑英在国民大戏院开欢迎会时,黄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口号:“人民革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在民主人士中,黄是首先喊出“毛主席万岁”这个口号的。一辈子不肯当官的黄炎培,此时以七十四岁高龄当了国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后又于1954年当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
陈寅恪与傅斯年 岳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6月第一版
“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所以我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俗谛’在当时即指三民主义而言。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
共和国省长 孟庆春、陈重伊著 华文出版社 2008年1月第一版
1959年,邵式平到北京开会。周总理派他的车子接邵式平到中南海毛泽东住处去。“是邵大哥啊,快进屋里坐。”“在毛主席面前,我只能称邵大个儿吧。”1960年前后,在邵式平等人的领导下,江西省在三年困难时期,局势比较稳定,被毛泽东称赞为“全国形势最好的省份”。社会上产生一种传闻,说:“江西富农多。”周恩来总理知道后,乐哈哈地说:“江西不是富农多,而是江西是富农。”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 著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2年5月第一版
中国没有成套的政治理论,没有大的政治思想家。中国读书人多半做了官,他们对政治上的理论和思想,早可在实际政治中表现了。用不着凭空著书,脱离现实,来完成它书本上的一套空理论。
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练性乾 编 老古文化事业公司 1995年12月 第一版
唐代将军郭子仪退休以后,皇帝赐他一个汾阳王府。他闲来无事,拄一支手杖,到工地上去监工,他吩咐一个正在砌墙的泥工说,墙基要筑得坚固。泥水匠对郭子仪说,请王爷放心,我家祖孙三代在长安,都是作泥水匠的,不知盖了多少府第,可是只见过房屋换主人,还未见过哪栋房屋倒塌了的。郭子仪听了他这番话,拄着杖走了,再也不去监工。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南怀瑾讲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使社会、人民得到安定的事情叫做事业。开公司、工作,这不叫做一业,这叫职业。即使做皇帝也是一种职业。“三教”是儒、释、道三个宗教;“九流”是把职业分为九种,“一流皇帝二流官、三僧四道五流医、六工七匠八娼妓、九流书生十乞丐”。在这十种职业里,有两种人没有,没有商人也没有军人,这两种人还不入流。
修炼的轨迹 彼得·圣吉等合著 汪芸译 天下远见出版公司出版
更深层次的学习,让个体与组织更能觉知到,有个更大的整体不但存在,而且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同时,行动也逐渐成为创造另一种未来的一部分。著名的经济学家亚瑟说:“一切影响深远的创新,都是基于向内在探索的旅程,直到引出心领深处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