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两重天:公募比谁赔得少 私募比谁赚得多


    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把去年国内181个股票型信托产品的收益水平与沪深300指数进行对比分析。报告显示,尽管有部分信托产品收益跌幅超过60%,但整体收益超过公募基金和沪深300指数,在存续期在一年以上的产品共有79只产品中仍有6只产品取得罕见的正收益。

  “当公募基金在竞赛谁赔得少的时候,私募基金在比赛谁赚得多。”昨日上午,国金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再次表示,发生在去年中国投资界的特殊现象突现出私募基金在当今资本市场处于起步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他认为私募的核心价值在于在某一阶段开拓新的市场边际,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并不断突破。多家私募行业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私募行业在要做好规范化、行业自律的同时,还要有所创新,在某些环节,放开与规范同样重要。

  做空机制缺失,公募跑输私募

  “从去年的全年行情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差别。”金岩石说,私募还有一些产品是正收益的,公募肯定没有,私募的竞争优势并不是在同一水平上与公募的竞争。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金岩石的答案是,虽然目前没有做空的机制,但由于私募可以轻仓甚至空仓,所以普遍跑赢了公募与大盘。“江晖曾公开承认自己是轻仓投资,只偶尔寻找部分套利机会,新同方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刘迅在去年8月份时仍坚持称”公司A股股票池无‘推荐’评级个股“,内部不推荐,绝不轻易买入,正是他们这么出色的仓位控制,少亏当赢,才能立于紫禁之巅”。私募排排网研究员特别指出。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个机构投资者的分支,目前在中国正处在起步阶段”。金岩石说。“从2007年暴涨到2008年暴跌,中国私募证券基金经历了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的洗礼”。上述研究员指出,危机洗刷掉了牛市行情里的浮躁与急进,淘汰了一批管理水平差、诚信水平低和经营不规范的私募证券基金,重创了以保底形式和传统坐庄形式的私募证券基金,有助于国内私募证券基金理性与规范发展。

  信托型私募锐减 行业需要自律和规范

  2008年发行的信托产品数量同比2007年增加了27%,但管理规模和首发规模都大幅降低。而在私募发展的征途中,自律、规范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上述研究报告指出,与2007年牛市行情投资者排队申购、认购金额门槛不断提高(最高门槛达1000万人民币)相比,去年信托型私募证券基金发行期门可罗雀,认购门槛也大幅降低至100万人民币。去年下半年,信托型私募证券基金首发规模大多只有3000万至5000万之间,部分基金还出现了认购金额不足导致发行期无限期推迟和发行失败现象,陕国投·笃道1号也因发行半年仍未成立而宣告失败。

  此外,投资方与管理人之间的纠纷案件大幅增多,传统的多账户管理模式在众多纠纷案件中占主要比例,“鑫鹏”一期的净值迷雾就是这个方面的典型。对此,上述研究员解释说,产生纠纷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私募管理人在其发行期间向投资人保底的收益或承诺的投资回报没有兑现,以及过度夸大过往业绩来吸揽客户等欺诈投资者行为;二是私募基金管理人向无风险承受能力的散户募集等不规范行为。

  在多数私募经理看来,以信托形式发行的阳光私募是个很好的路子,但行业需要自律。去年5月,由深圳市金融顾问协会倡导发起“私募证券基金同业公约”,在业内首举私募行业规范、自律的大旗。

  “任何一个行业真正得到社会承认,一定是用业绩开头,用自律规范,最后从合法走向合规”。金岩石强调,索罗斯讲过市场99%的时间都是正常的,而他只对1%的时间感兴趣“做99%的时候,需要的是合理,但是做1%的时候,你必须知道铁的纪律”。
不断突破传统投资模式 是私募基金的历史使命

  规范化总是一把是双刃剑。中国私募行业处于初期,迫切需要规范与监管,另一方面,监管就意味着更多的限制,压抑一些关键点的突破与创新。

  在金岩石看来,对于私募基金来说,最关键是创造不同的商业模式,超越投资原有的边界,不断扩大我们的市场空间。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事实上正是被私募基金不断突破传统投资模式的边界而创造出来的,而这也正是私募行业面临的历史使命。“每一次一个标准化的模式都是被私募基金突破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带来一个新兴的基金,新兴的明星或者是新的规范。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在金融史上恰恰是私募基金每一次突破传统的边界,创造规范,在自律当中逐渐被主流社会所接受”。

  金岩石认为,“合法无规”到逐渐“合法合规”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悖论。“一旦完全符合规范化就进入了99%的大多数人赚正常的钱的阶段,私募就可以重新进入新的1%的领域。”金岩石说,私募基金就是在这么一个追求暴利的非常规的特殊过程中不断创造商业模式、不断自律的过程中发展的。

  就目前来看,以信托为平台的阳光私募已经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但是,也有私募提出质疑。“信托产品的发行程序比较繁杂,受到的限制也很多。”一位在资本市场上滚打多年的深圳私募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而在另外一位业绩靠前的私募经理看来,阳光私募的社会关注度太高,对投资决策无形中形成很大压力,在某些时候对资产管理不太有利。

  “其实,在某些环节,放开与规范同样重要”深圳私募魔鬼细节告诉记者,私募在寻找投资安全边际的过程中,需要减少一些限制。另外,私募证券基金对通过有限合伙企业模式来发展的需求很大,对有限合伙企业开通证券投资账户呼声很高。“监管和规范会限制一定的活力,但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来说,监管非常有必要”。深圳金融协会秘书长李春瑜表示。 (南方都市报 王亚宁)

详细请浏览私募排排网www.simuwang.com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