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为捍卫信仰而战斗


我将为捍卫信仰而战斗

田忠国

王振平、徐国进在的文章后一再留言,恶意攻击,我不得不再次反击。王振平说,我是文革时的即得利益者。这是不是事实呢?我出生于1959年,1976年高中毕业,之后到煤矿工作,一直下井,直到今天。我只是在工作之余,站在下井工人的立场上思考我之应该思考、选择我之应该选择的社会问题,思想问题,并为捍卫信仰而战斗。由此可知,王振平为攻击毛泽东,极尽卑鄙造谣下流之能事,为达到攻击毛泽东、推翻共产党的卑鄙目的,连我这个下井工都不放过。

坦率的说,在以前,我只是一个建立和平斗争机制的主张者,旨在构建社会动态制衡、相对均衡的社会和谐机制,因为,在我几十年社会底层的人生经历中,深刻的认识到,一个社会如果缺乏人民平等的民主机制,缺乏人民的民主权利,缺乏人民对政治经济的选择权、决定权、管理权,将对一个社会意味着什么。为寻求解决人民群众对政治经济的选择权、决定权、管理权的问题,我踏上了漫长的读书与思考的道路。通过大量的对比分析,我坚定的认为,只有毛泽东才是站在我这样的矿工一边的。所以,我成了坚定的毛主义者。

我成为坚定的毛主义者的直接原因,是由我的阶级属性所决定的。大家知道,一个人无法选择的,一是自己的父母,二是自己的阶级属性。我作为矿工中的一员,并且在井下工作了三十多年,在经历了两个几乎完全对立的时代后,深刻的体会到,中国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群众对政治经济的选择权、决定权、管理权,并使之“系统程序化、程序标准化、标准制度化”,才能走出中国的发展困境。

改革开放主要的参与者公开宣称(茅于轼),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并声称,资本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坚持走资本主义道路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并在我文章后留言,恶意攻击毛泽东,徐国进声称:“对毛泽东之罪,用任何语言都是可以的。”并声称:“改变这样状况,则需要中国政治的彻底翻新。”试问,毛泽东坚持走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何罪之有?而“中国政治的彻底翻新”又如何“翻新”?是“翻新”到蒋介石时代还是“翻新”到晚清时代?抑或“翻新”到“中美国”?先生没有说,王振平也没有说,但从他们大量的留言中,我分明感到他们旨在把中国“翻新”到“中美国”。

当然,我们并否认,在中国的前二十八年中,中国所走过的道路有失误、有错误、有曲折,但这并不能成为有的人随意攻击、否定的理由,如果去掉中国的前二十八年,中国也仅仅拥有后三十年,而后三十年又是一个去毛化、非毛化的过程。中国的建政主体是毛泽东思想,如果去掉毛泽东思想,其执政的合法基础也就荡然无存了,这是一。其二,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纠正错误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否定换路的过程,如果一个社会随意自我否定、随意换路,那么,其结果将是十分可悲的。动态纠错,就是坚持正确的前提下,纠正错误或失误,积累正确。当然,在正确的积累过程中,既积累财富,也积累人民民主制度机制。其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构建人民群众对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选择权、决定权和管理权的人民民主机制,因为,没有人民群众对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选择权、决定权和管理权的政治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没有保障。但是,任何一种政治机制的建设过程,都是一个漫长的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失误或错误,甚至是严重的错误,但失误或错误,并不能成为中国否定探索与实践人民民主机制的借口,而是应该坚持动态纠错,完善人民民主机制。其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中国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如果继续走私有化道路,或者叫化公为私的改革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何在呢?还需要极右势力推翻么?让我看,其结果只能是不推自翻。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的改革只能在公有制这个主体下,寻找更好的社会激励措施,促进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王振平攻击我,说我是御用文人,用此鼓动某些人对左翼的仇恨,但事实上,我只是一个煤矿工人,而且是个为信仰而战、为本阶级而战的煤矿工人。我为我是个毛主义者而自豪,并为捍卫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而自豪。让那些仇恨毛泽东、仇恨中国共产党的魔鬼们咒骂去吧。

什么才叫人民民主呢?

打个比方说,八卦中的爻就是独立的人,一个个爻(即人)组成了社会,这个社会不能人压迫人、人剥削人,也即阳不能损阴,阴不能损阳,才有动态和谐的发展机制。但维护这个机制的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没有人民民主专政,想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人就失去制约,最终人民群众就失去了民主权利,进而失去经济利益的权利。

2009119星期一

(敬请参阅“http://www.chinavalue.net/User/ViewPoint.aspx”王振平、徐国进在“价值中国网”上的留言。)

附文:

我国决不能搞私有化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卫兴华 人民日报 》( 2009119   07 版)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它可分为私有制与公有制。私有制与公有制又有不同的类型和实现形式。就私有制来说,经历了奴隶制私有制、封建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三大类型。此外,还有存在于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个体私有制。个体私有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性质,只能从属于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不同的私有制类型在发展中又会选择不同的实现形式,比如资本主义私有制就经历了由自有自营的业主制发展到合伙制、又发展到股份制、再发展到跨国公司制等过程。同样,公有制也有不同的类型和实现形式,有原始氏族社会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又有国家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等具体类型或存在形式。同时,公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如国有国营、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

  马克思主义评价所有制的标准有两条,首先是生产力标准,其次是价值标准。奴隶制私有制取代原始氏族社会的公有制是一种历史进步,因为它有利于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封建主义私有制取代奴隶制私有制又被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取代,同样都是历史进步。但是,从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两方面来判断,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必然会出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对抗性矛盾,会产生贫富两极分化、阶级剥削现象,出现阶级矛盾与斗争。矛盾与斗争的激化,表明原有社会经济制度的局限性,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是私有制发展的最高形式和最后阶段。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导致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及其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和破坏,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与斗争,从工人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及其经济与政治的诉求中,洞察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必然性。生产社会化与公有制的统一,能够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内在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是一种新的历史进步。

  旧中国存在多种私有制经济,但并没有因此走向繁荣富强,而是饱经忧患、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斗争的胜利,才挽救了中国。新中国实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大规模工业化的基础。由于受极“左”思想影响,我们在所有制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失误,曾经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纯而又纯”,这是导致经济体制僵化、经济活力不足的一个重要根源。但历史的和国际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决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搞私有化,那样只会从另一条途径葬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同时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如果放弃和否定公有制,搞私有化,必然出现社会主义的异化演变与自我否定。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实行私有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占其中的百分之十几,大部分的国家都是经济社会落后的国家。如果我国搞私有化,就会导致两极分化,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出现社会动荡。

  国际经验也表明,大规模私有化使苏联、东欧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急剧倒退,国家实力削弱,大部分民众生活水平下降。有资料表明,乌克兰在推行私有化改革的10年中,国民经济倒退60%。我国坚持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经验,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经济上来说,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要求和特点,也是我国经济运行的需要和特点。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如果社会主义公有制被否定了,搞了私有化,社会主义制度也就不存在了,我们也就丧失了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向共同富裕的基础。当然,我国不搞私有化,应以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价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作用和绩效为前提,以搞好搞活公有制经济为前提,也就是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让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充分显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