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珉按:从评论文章中吸取知识营养是我上网九年来最大的收获。在评论文章中,最珍贵的是批评文章,当时看了不舒服,但数月或数年之后细读,常常茅塞顿开,受益匪浅。为便于集中浏览、温故纠错、增进交流,特开设他山之石-网友批评(转帖)专栏,存放已拜读的评论文章。
价值中国网 > 文化/社会 > 杂谈 >
崔长林:人生意义并非折腾而是穷折腾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7/6/11/68425.html
作者:崔长林 | 原创 | 2007-06-11 00:40 |
标签:折腾 人生意义 非折腾 穷折腾 价值使然
陆续看了陈嘉珉先生的文章,写得很好,用简单而朴素的语言,阐述了人生的价值意义。但总觉得写得还不够,因此,笔者在其文章的下面,留下了一行文字——人生的意义不是折腾而是穷折腾。为什么非要给人家加一个“穷”字?因为只有把这个“穷”字加上以后,才觉得把话说透彻了些。其实,关于此类文章,笔者业务曾经写过几篇,比如《地球所有制论》。什么意思?就是说“公有制”与“私有制”,最终都逃不出“地球所有制”。
人生为什么要折腾
现在,我们先讨论一下“人生的意义为什么是折腾”的问题。笔者以为,人们之所以要折腾、能折腾,一个根本原因是因为,他和她都是一个“能量载体”。大家知道,能量物质与质量物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不老实,要表达。而不像质量物质那样,有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诚然,“相对静止”也是一种运动,但与能量这种始终处于“运动状态”的事物来说,其运动的“激烈程度”那就差远了。为何会有上述区别?当然是因其本质决定。
那么,什么是能量物质的本质?简单、通俗地说,就是“存不住”。什么又叫“存不住”?就是说无论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方法,人们都很难将起像质量物质一样“保管起来”。比如发出来的电,发出来以后你就需要把它马上用掉,存不得电厂里,否则它就会自动消失。正由于电这种能量物质具有上述特点,所以,为了充分地加以利用,生产就需要“错开高峰”。
可以说,只要是能量物质都具有上述特征,可以说无一例外也。因此,同样作为一种能量物质载体的人类,折腾也就自然成为其本质特征了。换言之,我们也就自然可以认为,“折腾”是所有的能量物质的本质特征。但是,人们务必不能忘了有以下事实的存在,即折腾并非是目的。那么,折腾的目的又是什么?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都是为了体现自我。
曾经有一位先生,叫欧阳君山的,说人生的意义或者说人的本质就是“自利”或者说“自性”。笔者不赞同,因为他没有把“折腾非最终目的”搞清楚。换言之,“自性”和“自利”只是“折腾”的一个部分,而非“全部”。那么,什么是“折腾”的“全部”?关于这一点,笔者曾经发表过文章予以阐述,那就是“为价值而生,死后再为价值而献身”之理。
人生为何是穷折腾
什么是“为价值而生,死后再为价值而献身”?这就是笔者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人生的意义并非是折腾而是为了穷折腾”。难道“折腾”与“穷折腾”还有什么区别?当然,不仅有,而且还有相当大的区别。什么“区别”?简单地说,就是“能量”与“力”的微妙区别与内在联系。怎么,又扯到物理学上来了?是的,只有用物理学原理才能把它说清楚。
现在我们有些搞学问的人,就是搞不清楚“能量”与“力”的区别,所以常常会搞出一些笑话来。比如,就有那么一个人,成天在那里给人家讲“投资乘数倍增加速论”,而就是搞不清楚“投资”是讲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说,他就是搞不清楚“经济质量”与“经济能量”和“经济力”这三者的关系,误以为,“只要有投资”,就能“加速”。
其实,他完全错了,错就错在,作为“经济力”而不仅仅是“经济质量”或“经济能量”的资本,是一个具有“方向性”的东西,或者说资本系“矢量”,而不是“只要投入”就一定能够产生“经济力”。为啥?就因为“力”已经不再是“质量”或“能量”,它是需要“作用于物”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作用”不到地方,那就会有“反作用力”。
于是,“穷折腾”之范畴便产生。何谓“穷折腾”?其中有以下含义:第一,缺乏力学“三要素”中的“方向性”;第二,作为力的主体,由于没有找到正确的“作用点”,结果白费了自己的力;第三,分不出“力的大小”,难免出现“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第四,当然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用错”或“用反”了方向,导致“好心”而“办坏事”。
但是,有那么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最终把自己的那点能力“折腾”完了“了事”。什么意思?就是说,反正不把自己的能量“折腾完”都不会甘心;“折腾完”了,想再折腾也折腾不出来了。这个过程,对于国家来说,是早晚有一个灭亡的时候;对于企业来说,是早晚有个破产的时候;而对于人生来说,是早晚也有个回归自然的时候!
京ICP证041343号网监备案1101050605号
Copyright 2004-2007 版权所有 价值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