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


据新华海外财经5月27日报道,中国正在抓紧制订一项法律,以促进用再生能源来替代高污染的能源,并希望到2020年时,可再生能源在全部能源供应中的比例增加到10%。无独有偶,欧盟委员会26日发表报告,呼吁欧盟原有的15个成员国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步伐,如期实现在2010年将可再生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升至12%的目标。
 
这种东、西方呼应,不单纯是能源日趋紧张使然,而是基于全人类深刻的自我反省。今天的人们终于意识到,如果人类不能妥善解决开发可再生能源的问题,人类将要面对一场空前的政治、社会和生态灾难。换言之,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中国乃至世界进行可持续能源开发的惟一出路。
 
从世界各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发展趋势看,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展速度最快,产业前景也最好。风力发电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中成本最接近于常规能源,因而也成为产业化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技术。虽然太阳能目前在整个能源产业中其成长性远远高于其他能源。到本世纪中叶,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各种生物质能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能耗的40%以上。我国理论可开发的风能储量为32亿千瓦,实际可开发的风能储量近3亿千瓦。生物质能亦极为丰富,我国每年的生物质能资源达6亿吨标准煤以上。专家建议,应将我国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区域。
 
这种排他性选择,不仅仅因为西部和广大农村是我国可再生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关键是未来15年,中国必须新增5亿千瓦以上的发电装机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现实要求我们要加快解决电源结构不合理、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过低等结构失调以及环境保护、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开发可再生能源之于国家战略是最现实的路径选择。
 
不能回避的是,有着丰厚资源基础的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却处于幼稚阶段。在技术层面,我国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但与国际水平相差较大。在政府层面,我国缺乏具体有效的激励政策,缺乏长期的、战略性的和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商业化发展计划和行动方案。以风电为例,我国风电上网价格偏高,同时还因为分摊机制不完善,在一些地方,风电场得不到电网的支持,发出了电却不能上网。然而放眼看世界,美国不但制定了庞大的风力发电计划,而且,还采取了不少诸如减免税收等政策措施来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2000年德国通过立法,对发展再生能源给予补贴。而我国直到2003年11月,才公布《中国能源战略和改革背景报告》: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总目标是发电装机1亿千瓦,开发量达到5亿吨标准煤。
 
有专家指出,与国外相比,中国落后的首先是“意识”。虽然我国有关部门已经着手解决上述问题,但到目前为止,政府优先支持的还是传统的电力发展策略。为了使可再生能源更顺利地发展,我们不但要改变可再生能源“不堪重任”的观念,而且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将发展可再生能源纳入政府能源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编制长远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制订详尽的发展路线图,以激活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文/蒋伏利[0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