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烟儿抽”
“不得烟儿抽”,比喻在单位或家庭里,遭冷落,受歧视。例如“我在那个倒霉单位干了十来年,一直不得烟儿抽。”再如“一母同胞哥儿仨,老大、老三规规矩矩,品学兼优,受爹妈宠爱。就是这个老二不争气,整天吊儿郎当的,难怪他不得烟儿抽呢!”
旧时俗语说“烟酒不分家”,在工厂车间,人们凑到一起,或开会或闲聊或休息时,抽烟时拿出一盒烟都要分一圈儿。分烟时论资排辈,有远近亲疏之别。首先对尊长者“敬烟”,然后对同辈人依次“递烟”,至于徒弟之类是“边儿呆着去”,没打他这号。这就是“不得烟儿抽”。比如师傅的烟盒里就剩下三根烟了,而在场四个人,其中那个“不得烟儿抽”的,就是岁数最小或辈分最低的。 “小王,就剩一根了,你别抽了。哎,你跑一趟,到小卖部卖盒恒大回来。快点儿啊!”可见,“不得烟儿抽”的,就是点儿低的,不受重视的人。
“不得烟儿抽”反映出在某个社会集团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这里既有长幼有序、论资排辈观念的制约,有有个人自身能力个性等差异之使然,也存有领导纯以个人好恶对待下属的问题。汉朝时颜驷的故事就很典型——颜驷才华出众,颇具军事才干,但多年受压制,一直到胡子白了,还留在干部培训班里,不能施展才干。汉武帝视察时,感到很奇怪,就问他原因何在?他说:“文帝重用文官,而我却是习武的人;景帝重用老臣,而我当时还年轻;陛下您现在大力提拔年轻人,而我却已年老。所以历经三位皇上,我却一直不受重视。”您看,颜驷几十年不得烟儿抽的原因,就属于干部政策的偏误缺失了。
“不得烟儿抽的”同义俗语,有“不受待见”“坐冷板凳”“拴不上扉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死老娘裤裆里啦”等。而“不得烟儿抽的”的反义俗语,为数更多,如“大红大紫”“吃香喝辣”“吃香饽饽”“高官任做,骏马任骑”等等。
“不得烟儿抽的”本人也得反躬自问,找找自身的原因。但有些人为了“得烟儿抽”,而呈现出一副折腰谄媚的奴相,也令人鄙弃。当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在此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