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故事之七:旅游箴言


 

 时下有这么一句顺口溜广为流传:“上车睡觉,下车尿尿;一路看庙,景点拍照;回家一问啥都不知道。”一听便知是说旅游团的,虽然有点夸张,但令人忍俊不禁。更有几位老游客妙笔生花,续上几句:“商店必到,掏空腰包,导游窃笑……”

  不论国内国外,团队游已成风气,尤其国人,很少像老外那样背个背包满世界乱跑,风也不怕雨也不怕。东方人喜群居,好热闹,那就组个团、租个车出发吧!的确,自然风景,山水丘壑,各不相同;人文景观,中国庙宇,外国教堂,大多如此,教堂不过是洋庙而已。然而美国行程上的教堂很少。不要误会了,美国天主教、基督教信众甚多,只是如欧洲那样动辄几百年、上千年的大教堂几乎没有,也就成不了旅游业界的目标。记得行程上有旧金山圣玛丽大教堂,但疲惫不堪的团友们急于入住酒店休息,连说“不去了,不去了”,把虔诚的主的孩子张导也弄糊涂了,“这么好的教堂也不去看?”连连摇头。其实我很理解,这帮人走南闯北,什么大教堂没见过?罗马、梵蒂冈、科隆、巴黎那些闻名世界的大教堂都已朝觐过了,还看得上这美国教堂?曾经沧海难为水呀!


  教堂不去,有现代气息的地方是一定要去看的。比如旧金山渔人码头,这可是酒吧林立、游客如云的地方呀!可惜那日阴雨连绵,码头上看不见往日的繁华,只有我们这些异乡客冒着雨东窜西走,让太平洋上吹过来的风雨淋湿我们的黑发。令人意外地在一家商店里发现了姚明的等高蜡像,竟与刚刚去世的罗马教皇的蜡像摆在一起,我们高兴得发疯,围着这位中国老乡手舞足蹈。

  据《香港亚洲周刊》报道,美国人正面评价中国的比例达59%,相信中国经济威胁论的仅24%,相信中国军事威胁论的更少至15%。这一点,从我们在美国的行程中可以体现,除了安检时的不愉快外,我们没有与美国民众发生过任何冲突,也没有发生任何歧视性事件。美国人始终对我们采取一种很礼貌很随和的态度,由多种族融合成的美国民族,体现出一种特有的大度与包容。



  美国国内航班是不提供餐食的。由于导游的失误,我们从水牛城去拉斯维加斯的航程中数小时未能用餐,头发花白的“空奶”听说了,特意为我们拿来饼干和茶水。而在一个日本游客指着中国人大喊大叫时,她竟然说,我喜欢他们。尔后宛然一笑,气得那个日本人说不出话来。

  张导似乎对我们挂在嘴边的顺口溜有所闻,并不急于掏空我们的腰包。直到有人受托于国内亲友要买美国名牌,他才安排了一两次购物活动。他不紧不慢地表情仿佛在说,这是你们自愿的,我可不想谋利哈。

  当我走进那家巨大的市场时,我着实吃惊不小。数不清的名牌专卖店,一家家绵延开去,各式各样的商品在你眼前排列成阵,目不暇接。我在国内是从不逛商店的。逛了几家便觉疲累,索性在走廊上喝咖啡去了。两个小时以后,团友们陆续回来了,大包小包,乐不可支。原来,这儿的名牌如阿迪达斯、POLO之类竟比国内便宜一半以上。我在重庆大都会买的同类衬衣竟高达人民币八百多元,而在旅游胜地夏威夷,最贵的POLO才卖五十多美元一件。

  在团友精神的鼓舞下,我一气买了十件POLO。我想,这么便宜的名牌,买回去当人情,何乐而不为。我真后悔箱子带得太小,否则买上百十件带回去摆个摊,不把此行路费也赚回来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