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生活的两种态度


人们都在生活着,但对生活的态度不同。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人们的生活也就不同。生活和对生活的态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人的生活是否幸福,不仅取决于他的生活本身,而且也取决于他对生活的态度。即使两个人过着同样的生活,但由于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也就不同,其中一个人会认为他过着幸福的生活,另一个人则会认为他过着不幸的生活。两个人同样有一百万的存款,有车有房,对于一个知足的人来说,他就会认为他的生活很幸福;而对于一个不满足的人来说,就会认为他的生活不如意,他还需要更多的东西。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很穷,日子过得很艰难,但他依然会认为他的生活很幸福;反之,有的人很富有,但他却觉得他的生活很不幸,烦恼、精神不安的现象偶有发作。究其原因,这不是生活本身的问题,而是由对生活的态度不同所引起的。俗话说,“知足者常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知足”是对生活的态度,“乐”是对生活的感受,“乐”是由“知足”的态度所带来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就意味着她有什么样的生活。

由于对生活的态度不同,有的人是在“享受”生活,有的人是在“忍受”生活。“享受”和“忍受”虽然一字之差,却道出了由于生活态度不同所带来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感受,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不同的生活模式。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反映在哲学上就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问题。不同的哲学其实就是人们的实际生活的反映,是人们在对生活的体验中所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这种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哲学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它就是一种哲学了。因此,我们说,哲学离不开生活。虽然哲学并不等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它却来源于生活。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活理念,不同的哲学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生活理念。悲观主义的人生观给人们提供了“忍受生活”的生活态度,乐观主义的人生观给人们提供了“享受生活”生活态度。悲观主义在看待生活的时候,只看到了痛苦的、不幸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幸福的、快乐的一面,甚至把痛苦和不幸片面夸大,认为人生痛苦和不幸多于幸福和快乐,并从理论上探寻导致痛苦和不幸的根源,认为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只能是“忍受生活”,而不是“享受生活”。相反,乐观主义则看到了生活的幸福和快乐的一面,看不到其痛苦和不幸的一面,让人们去“享受生活”。悲观主义是消极的人生观,乐观主义是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其实在人的生活中,既有痛苦和不幸的一面,也有幸福和快乐的一面,这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它们是不可分的。在人的漫长的一生中,有时是在“享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有时是在“忍受”生活的痛苦和不幸。一个人不能永远是痛苦和不幸的,也不能永远是幸福和快乐的。一个人只要在生活着,就必不可少地会有幸福和快乐,有痛苦和不幸,要生活,既要“享受”幸福和快乐,又要“忍受”痛苦和不幸,不能只要幸福和快乐,不要痛苦和不幸,这两个方面都得要。问题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幸福和快乐,痛苦和不幸。这时候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就很重要了。我们要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抛弃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这样才能在“享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的同时,想法设法地去克服生活的痛苦和不幸,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希望,充满光明。

就哲学的发展来看,古希腊的哲学是人类童年时代的哲学,它表现出天真无邪的特点,稚嫩而有个性,理论上不是多么严谨,是人类的精神乐园,无忧无虑,精神自由;而近代哲学则是人类青年时代的哲学,极富有进取精神,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具有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相信人类理性的力量能够战胜一切灾难;现代哲学则是人类中年时代的哲学,充满着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担忧,满怀惆怅,对人类生活的态度增添了几分愁绪,几丝担忧,但对人类理性的力量表示怀疑,对人类精神家园的丢失表示忧虑,对人类精神家园的重建充满期待;而后现代哲学则是人类晚年的哲学,它解构了人类的一切精神文化,一切都变得无所谓了,“怎么都行”,我行我素。在对生活的态度上,古希腊哲学是一种充满朦胧感的“享受”,无忧无虑而又充满激情,近代哲学也是一种“享受”,但是这种“享受”的根基是建立在相信理性的力量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乐观的、积极进取式的“享受”;而现代哲学对待生活的态度多多少少有一定“忍受”的意味,认为人的生存是一个悖论,是一种“荒谬的存在”,充满了离愁别绪,有一种“人在途中”的漂泊感,这类似于中年人承担着繁重的家庭重担和社会责任的那种不堪重负的感觉,是一种“忍受”生活的态度;后现代哲学对待生活的态度则上升为一种境界,无所谓“享受”,也无所谓“忍受”,但又感到空落落的,无所寄托。由此看来,不同时代的哲学,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不同的,不同的哲学家,对待生活的态度自然不同,这就像不同的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一样。

   我们需要一种阳光的生活,诗意的生活,但生活并不是每天都充满诗意、充满阳光的,生活中自然有不如意的地方,有不幸、不快的时候。我们需要以充满诗意的、充满阳光的态度去看待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就是幸福的、快乐的生活。我们要把对生活的态度由“忍受转化为“享受”,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诗意充满阳光。